【本心】何为道心

那么,何为正道?

南宋后期大儒慈湖先生杨简,解读此爻道:“人之本心即道,故曰道心。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人之本心,自神,自明,自不动,自即道,故曰‘复自道’。”(《杨氏易传》)

慈湖先生在此表述了其心学的观点。他认为,人之本心即是道,所以说“道心”。孔子有言,心之精神,可谓是“圣”。孟子也说,仁即是人心。人之本心,自是精神,自是虚明,自是坚守不动,即是道,所以说归于道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慈湖先生在另文中又解释道:

“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神无方无体,范围天地,发育万物,无所不通,无所不在。”(《家记三》,《慈湖先生遗书》卷九)

“圣者,无所不通之谓。”(《先圣大训》卷四)

“此心自明自神,自无所不通。”(《杨氏易传》卷六)

“道心者,无所不通之心,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平天下则天下平。”(《杨氏易传》卷十八)

综合来看,所谓道心,即是人之本心,是心之精神,是清虚纯洁之心地,是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之心。其无形无体,却可以化育万物。坚守道心,复归正道,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曾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通书·诚几德》)

就是说,心性所在、安于所在,即是圣;回归本性、坚守笃行,即是贤。

可见,所谓圣贤,就是能够回归道心,安于心性,并能坚守笃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