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问了张先森一个问题,如果用三个词来评级我,会用哪三个词?
他思考数秒,给了我答案:“自律”、”娃带得不错“、”上进“。
对他的答案,我还蛮惊讶的。因为张先森一直是非常吝于给出好评的,倒不是说他标准高,而是感觉他向来对什么都很钝感,不care。
撇开第二、三点不说,关于“自律”这一点,之前也有几个同事给过我相同的评价。
当发现“自律”已然成为自己身上的一个标签时,有点开心,也有点疑惑。
因为在我看来,我自己也并不是那么自律。不然也不会生完孩子后体重就一直降不下去,说要运动却总是只有flag却从未好好坚持。
但为什么在他人眼里我很自律?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你做到了他人某个方面做不到的一点,他就会在这一点上认可你,就会认为你自律。
比如一个人如果能持续很多年坚持跑马拉松,那他的身上也会贴有自律的标签。那对于我个人来说,可能是我即使毕业后依然保持持续学习的劲头,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一点上显得比较突出,因此被身边的人冠以自律。
问题的关键在于,持续学习本身于我来说就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根本无需自律。
如果你发现坚持一件事很难,很可能是你根本不喜欢这件事情。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其实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你看张先森,每天打游戏根本不需要人提醒,只要没人打扰他,可以一直持续打N个小时。在这件事上,他也是很“自律”的,我也是望尘莫及。
但是话又说回来,爱打游戏的人,很少有人会评价他们自律,反而会说他们不自律。这又是为何?
大概率是因为打游戏这件事,通常给人的感觉是”不思进取“,“浪费生命”。因为打游戏除了打发了时间,没有让这个人有更长远的收获。反而长时间沉溺以后,会有无穷的空虚感,觉得自己不该如此。
但是对于职业游戏选手来说,把游戏作为一种职业,每天至少打15小时游戏,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成为游戏王者。这时,我们又会觉得这些职业玩家也是自律的。为了目标的实现,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打磨技艺。
所以到底该如何定义“自律”?
综上来看,自律的定义里,应该是跟“积极”、“健康”、“有意义”这样的正向词汇紧密联系的。
如果一个人持续做某件事,它带来的结果是积极的,正面的,有意义的,那就是“自律”。
如果一个人持续做某件事,它带来的结果是消极的,负面的,无意义的,那就是“沉溺”。
很开心,通过过去4年的努力,我在“精进自己”这一点上有了一个自律的标签。
新的2021年里,我希望能在"身材管理”、“情绪管理”、“写作”上,也能贴上自律的标签。
你呢,你会想在哪一方面变得更加自律?
ps:本来是打算写内在动机这本书的读后感的,没想到一个自律的话题忽然展开了很多思考。也罢,写作就是记录现下的所思所感。今天就且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