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很不喜欢小动物,以前邻居家养了一只小狼狗,每天回家路上都会对着我吼,追着我跑,从此狗在我的心里就是凶狠的代名词。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特别喜欢小猫小狗。猛然之间发现,路上见到的狗,都好可爱。小只的不用说它,那些体型硕大的,金毛、哈士奇、萨摩耶等等,也都变得好可爱。以前的那些害怕,都不见了。
一直搞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远房亲戚家的小孩,浓眉大眼,剃了一个西瓜太郎的头,柔柔糯糯,非常可爱。我才终于明白。
原来童年时自己体会不到的“萌”与“可爱”,会在自己变成一个大叔之后通通体会到。就像小孩眼里不会觉得其他小孩萌,人只有到了一定年纪后才会理解比自己小的事物的可爱之处。
只有经历过再去回望,才会体悟当时的美好。
突然想到以上这些,是因为看了那部电影《爱乐之城》。
当那个超级old school风格的The End跳出来以后,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短发姑娘在黑暗中鼓起了掌。
直到最后我们离开时,她还是一个人坐在剧场的最中间,双眼牢牢盯着屏幕,不肯离去。偌大的放映厅只有她和等待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回去的路上,自家少女问我:如此老套的一个故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叫好?
我摇摇头,吹了一阵冷风赶紧缩了缩脖子:色彩很棒,音乐不赖,剪辑精彩,但确实,故事……太普通了。
两个追求梦想的人,因为机缘巧合相遇相恋,互相鼓励扶持,追逐各自的梦想,然而却在实现梦想时分道扬镳。
同样的巴黎和话剧演出,《革命之路》里的April就比《爱乐之城》的米娅悲惨得多。没有爱人的支持,没有天赋,没有好运,甚至最后还丢掉了性命。理查德·耶茨笔下那个“盲目”的美国五十年代,比起这个“我见过更好的”好莱坞风景,更让人感到唏嘘和感慨。
回家之后看了一些评论,发现大家都在以自己哭了抑或没哭来评判这部电影。
还有人说,看了这部电影想起了自己的前任,想起了以前一起穷开心的日子,最后分开了,几乎把他忘了,现在又想起,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噢,原来,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故事。
就像小孩子体会不到别的小孩的可爱一样,没有这种爱情故事的我,也体会不到《爱乐之城》的好。
平时很少看爱情片,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爱情片一点都“不好看”。
男女之间的爱恨纠葛,如果不放入更大的时空来叙述,如果没有牺牲与成全,一点都“不好看”。
想得起来的,最爱的爱情片,恐怕只有大话西游了。至尊宝如果要救紫霞,就要变成孙悟空,可是变成了孙悟空,就不能再拥有紫霞。两难的抉择,看得叫人心疼。
这种时候,无论观众是谁,只要一想到自己若是变成至尊宝,也注定是一声叹息。
但不是什么爱情电影都可以这么代入的。大学时候有个女同学介绍我看《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黎明破晓前》,还说这两部电影先看哪一部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过了几天,她问我看得怎么样,有何感想。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很喜欢,因为男女主角最后没有做爱。
她愣了一会儿,说:“怎么会没有做呢?……而且,做和不做,有很大区别吗?”
我说:“如果他们做了,就不纯粹了。”
回去之后,她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文艺女青年的特点就是不会明着说,总会用一些很隐晦的方式,让你去猜她的心思,却又不想那么直白。
那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一开始不明所以,后来我终于读懂了,结论就是:她对我很失望。
那时候我只有20岁,对爱情几乎一无所知,且天真地以为爱和性应该是分开的。而同龄的女生们,却早在心里上演过好几百个回合的爱情故事了。
对爱情的理解,一个刚刚成年的男生肯定不及女生来得深刻。那个阶段的男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更多的是在追求肉身之性,而女生则更关注的是精神上的契合。
所以,男生都不太喜欢看纯粹的爱情电影,因为这既不刺激,也不好玩。而女生却不同,她会幻想,会憧憬,会回忆,会想起当年也有个一穷二白的男生对她说“我们一起去追求梦想”,想起他用笨拙的嗓音给你唱你最爱的歌,想起和他分开许久却在某一天逛街时看到他牵着别人的手而赶紧躲起来怕被他看到,想起你们曾经的一切一切……
电影从来都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当很多人都在说韩寒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乘风破浪》还停留在小混混的打打杀杀时,我却对那个故事钟爱有加。
喜不喜欢一部电影,取决于你的心态停留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对于那些有故事的人而言,文艺作品很可能表达的是另一个自己的写照;而对于没有故事的人而言,即使画面精美,服饰繁丽,也走不了心,没有共鸣。
不怪电影本身,只是缘分未到,我的脚底板没有那三颗痣。
多年以后,当我和自家少女走出电影院,异口同声地表示对这个电影故事无感时,我把她的小手拉进我的口袋,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