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ze搭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tool工具的使用

  • 当前只设定一个工作流,回答上市公司的问题,使用kimi模型,在agent 人设上要求所有问题使用工作流工具。
  • 效果一般,agent第一步就是选择工具,比如我属于一个新一点的上市公司就不识别。
  • 换成了豆包的function-call模型,应该是专门对工具使用进行微调过的。在agent 人设上让其判断是否是关于公司的问题,如果是就使用工具回答。效果好了很多。

子工作流的结果不能streaming

  • 比如我有一个工作流,使用大模型输出streaming,那么在其他工作流中引用该工作流,他目前无法streaming。当前工作流需要等待子工作流结果完成。

降低意图识别的难度

  • 比如有10个工具,分为两大类。 最好是先识别类型,然后再具体类型中识别工具。
  • 这样比把10类工具给到模型效果要好一些。

card 卡片的一些局限性

  • 工作流绑定了卡片,那么一定就是卡片显示。无法混着两个工作流的结果,比如if 的时候使用card,else的时候不使用card。
  • 只有将if,else拆分成两个工作流,然后做单独的意图识别。

部分stream

  • 比如我有10个步骤,我希望每一个步骤的中间结果都可以stream的输出。
  • 直接在最终的步骤中进行stream变量就可以了。

llm节点的坑

  • 请直接使用text,如果你选择输出markdown,他会在prompt自动添加一段引文instruction,会影响你自己的prompt
  • 如果你需要调试markdown,直接在你自己的prompt 加入instruction就好了。

循环和batch节点的局限性

  • 无法流式输出,比如我有10个子任务,无法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输出。

复杂的交互

https://www.coze.cn/store/bot/7385073552590012435?bid=6d4qghlm04g12&from=top_card&panel=1
类似这种,可以有很多按钮和选项,让工作流更加流程的运行。

一些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 卡片的宽度貌似无法设置,看起来都像是移动设备的宽度。造成很多版面没有填充。
  • 整个可视化上支持的不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