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梦想的flag

      “学画画”的这条flag立了至少三四年,今年寒假终于鼓起勇气拿出实际行动来将其摘下,突破一切阻力报了成人寒假美术班。

       对于第一天试课,印象最深刻的是,认识到了画画原来是一件讲究的事情,背要直身要正、画具不能太差、要用不同硬度的铅笔来完成不同深浅的线条……同时画画也是一件很哲的事,可以“画如其人”,透过画面来看人。杨老师透过我的画分析出的我:“下笔很自信,能力很强,但不太讲原则,做事情很钻,容易出成绩,但不容易快乐”,细品下来好像确实在理。


练习物体视图结构
练习线条的画法

      试课完了之后,紧接着就开始了正式的素描课程。成人班的进度很快,虽然是零基础课程,但还是每天练习一幅画,一开始呈现出的结果肯定是不尽人意的,但用杨老师的话来说,练习的效果还是达到了。


第一次

        第一次:主要练习球体、圆柱体的绘图技巧。根据光源位置分析明暗交界线,画暗部阴影。这次上课发挥了不懂就问,把晨昏线原理结合起来,彻底让杨老师觉得我是个让他教学水平提升的棘手学生。然而结果是,由于太沉迷于理论,以至于觉得实践操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效果更是不尽人意啦。

第二次

        第二次:主要练习画多面体。多面体是个很有意思的物体,要画的一模一样不太容易,但无论怎么画都很有味道。排调子,调子在杨老师笔下是一条条渐变有规律,有力度又柔软的线条,可在我的笔下确实一片七零八落的杂草,终其根本还是我基础功线条没练的原因。


第三次

第三次:主要练习组合体。还是老问题,调子杂乱,找不到感觉,明暗交界线没有过渡好。但整体看着有了进步。


第四次

第四次:继续练习更复杂的组合体。排曲面的调子是我觉得很难的事。


第五次

        第五次:继续练习更复杂的组合体。加了衬布后感觉完全要崩塌了!画不来!!!但在杨老师加了几笔后让画面看得下去了,于是又让我有了继续执笔的念想。这是一块催人奋进的布,在此过程中终于找到了铺调子的感觉!


第六次

第六次:写生。写生和临摹不同,难度很大,因为需要自己在实景中去找画框,去估计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比例,去分析光线分析明暗交界线和灰面,以及光的深浅。对于我这个一等一的菜鸟来说,何止一夜回到解放前!不忍直视!!


第七-八次

        第七-八次:临摹景物图。感觉有了质的飞越,不过更多的还是归功于杨老师润色99%的苹果,苹果是难点,也是我这只菜鸟的硬伤,终其根本还是基本功线条画的不扎实的原因。

        第一阶段学画中的不足总结:有点太急功近利的想出成果,后期每次画画都很急躁,线条很乱。没有太注意细节,比如画笔的替换、铅笔没有勤削。也有点太教条主义,老是用理论去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没有下来勤加练习。甚至还一度觉得学了还没有不学的时候画的好看,学不下去了。

      由于疫情的原因年后没能继续第二阶段的学习。在家闲来无事的瞎画。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自己的绘画感明显提高了!于是发现没有一个对知识的学习是无用功,竟然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阶段学画中的收获总结:会观察分析画面比例, 先画框架,再画小处。线条更顺畅,当然不是一笔到底,而是用小线条去切,这和当年闫老师讲的国画线条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注重近实远虚,不要一黑到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