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为什么清洁技术公司不能应运而生?

21世纪,我们的国家、世界一直在迅猛发展,但发展遗留下的必然也会是一系列的问题。

在北京,雾霾非常严重,能见度低,连呼吸都威胁着健康,这个曾经挤破脑袋都要闯进去的城市如今让人们开始担忧是否要因为环境问题而离开这里;在美国,各种飓风来袭,预示着着全球变暖的信号;等等等等。



北京雾霾



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呼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企业家们开办了成千上万的清洁技术公司,但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徒劳的,只是合伙创造出来了一个清洁技术泡沫,而非还原了一个健康有益的世界。


美国太阳能生产商Solyndra公司的倒闭成为了最知名的绿色幽魂,那些随时代催生出来的清洁技术公司终究又随时间远去,相继申请破产,新能源公司的主要指标都表明了泡沫正在快去破灭,犹如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泡沫一样。


但是,为什么在环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多数清洁技术公司惨遭失败?而非随运而起?


大多数公司折戟可能是忽略了这些问题:



主要问题



❶. 工程问题


你的技术应该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


优秀的技术公司,其拥有的专有技术应该比最相近的技术高一个数量级,观察清洁技术公司的产品鲜有两倍的改进,更别说一个数量级了。


有些公司,它们的产品其实比原产品还要糟糕。


Solyndra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圆柱形太阳能电池,因为接受不到足够的直射阳光,其效用只有扁平电池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缺陷只会带来一个糟糕的结局。


公司必须力争做到10倍的改进,你的产品才能给客户带来明显的优势,因为稍有改进对终端用户来说就是毫无改进。



❷.时机问题


现在开创事业,时机是否合适?


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努力工作,以说服自己他们的时代已然到来。


但糟糕的现实情况表明没有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预示新的飞跃即将到来,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发展速度极其缓慢,进入一个发展缓慢的市场是不错的策略,但前提是你有明确可行的计划来抢夺市场才行。


那些失败的清洁技术公司显然毫无准备。


有时候失败不是因为机会没有来,而是我们没有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



看准时机,做好准备



❸.垄断问题


开创之初,是在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著名技术投资家约翰杜尔说过:“如果网络市场的规模是10亿美元级别,那么能源市场的规模意味着万亿美元级别”,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却未提及这个巨大的市场还意味着残酷无情的竞争。残酷的竞争自然不会获得持久的效益。(上一篇文章讲的是竞争和垄断对于利益和价值的关系)


总有许多人对于只说其一未言其二的观点进行附和,有不少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怀着难以置信的乐观态度用精美的PPT展示这个万亿市场看似真实的故事,好像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清洁技术公司的管理者们强调能源市场很大,足以满足所有的进入者,但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公司自有优势。


但是如果你不能就垄断小市场拿出独特的方案,就无法摆脱恶性竞争,夸大独特性并不能解决垄断问题,只有某种科技极为高效地解决了某一特定问题,消费者才会有所关注。


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们故意把市场形容的比较小,但又反过来要求基于利润可能丰厚的巨大市场来对其进行估值。


你无法垄断一个用修辞虚构出来的小市场,又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脱颖而出。


画饼充饥,充的只是别人的胃口,自己可能也很饿。



❹.人员问题


是否有合适的团队。


彼得蒂尔说过:“绝不给首席执行官西装革履的技术公司投资,擅长销售的首席执行官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他的确看起来像销售员,那么他很可能拙于销售,更不擅长技术问题,因为真正的技术人员穿T恤和牛仔裤”。



好的团队兼具技术和销售能力



❺.销售问题


除了创造产品,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清洁技术公司在趋势下全力迎合政府和投资者,却忽略了消费者。


以色列的电动汽车公司Better Place认为技术本身就可以打开销售渠道,因此没有认真去推销其产品。反思公司的失败,董事会在变卖资产时宣称:“我们成功的攻克了技术难关,而未能跨越其他障碍”。



❻.持久问题


未来10年或20年,你能否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做自己特定市场的坚守着,一开始就先问自己:10年、2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的公司如何才能与之相适应?


很少清洁技术公司能给出好的答案,它们的结局也都相似。


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们应该先解决好持久问题并自问:怎样才能解决竞争带来的困扰,若没有答案,结局可想而知。



❼.秘密问题


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所有的清洁技术公司都用“我们需要一个清洁的世界”这一传统真理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它们自欺欺人地认为社会对可替代能源势不可挡的需求,意味着各种清洁技术公司巨大的商机。


匆匆追赶潮流使许多公司从光明的开端走向破产。


每个失败者都运用被普遍认可的观念来描述自己的璀璨未来,但是伟大的企业构筑在秘密之上,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独特原因,而别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此时的你是不是会问,要考虑这么多的因素,这么全面的分析,是不是现在的市场、时代还不适合清洁技术公司的出现或生存呢?


的确,在过去的10年间建立,如今依旧欣欣向荣的清洁技术公司屈指可数,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对清洁技术这一社会热潮驾驭的比其他公司要好,它成功的解决了以上的7个问题,它的成功对我们颇为有益。


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它的成功模式:

➜技术:特斯拉的技术很先进,其他很多汽车公司都依赖它。


➜时机:在合适的时机成功的从美国能源局贷款4.65亿美元,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垄断:特斯拉是从掌握小市场(高端电动跑车)起家的。


➜团队: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是很棒的工程师,也是杰出的销售人员。


➜销售:多数公司低估了销售,其他汽车公司依赖于独立的代理商,但特斯拉认真对待,它拥有自己完整的销售链。


➜持久:特斯拉有先行一步的优势,而且比其他公司发展更快,这也意味着其领先地位在未来几年会扩大。


➜秘密:特斯拉明白,在清洁技术领域里时尚在激发关注。清洁技术与其说是环保必需的技术,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现象。


特斯拉的成功证明了清洁技术的发展没有问题,隐藏其后的大概念也没有错,清洁技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对能源的未来保持乐观的方式。


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也是企业通过垄断新市场盈利的方式。


最好的项目是人们忽视的项目,或没有大肆宣扬的项目;最好的问题是无人尝试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有超前的眼光,用独特的方式,从利基市场做起,跟上时代的步伐,组建优秀的团队去开创属于我们的明天。




一个爱文艺的90后理科生

喜欢研究运营、管理、创业类知识

欢迎大家前来讨论,共同进步。

希望大家关注和喜欢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商业的世界是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无论是比尔·盖茨开发的操作系统,还是扎克伯格创建的Facebook,那都是过去的成...
    惜她阅读 4,466评论 0 3
  • 导读: 作者:彼得·蒂尔(PeterThiel),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
    小播读书阅读 4,375评论 2 9
  • 我是山间里的繁星 你是山间里的明月 在恰好的时间里 山间的清风 将把我的思慕带给你 不会早一步 也不会晚一步 刚好...
    南南的Luanqi阅读 2,256评论 2 2
  • 从东方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到西方纽约、伦敦、巴黎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辉煌宏伟的建筑,尽管有着钢筋水泥,以及或传...
    大健涛阅读 1,872评论 0 0
  • 《琳茜尔传》(1) 《琳茜尔传》(3) 四 到现在,四个女孩最讨厌冬天,因为南方的冬天又不下雪,所以大家觉得冬天一...
    廖隽儿阅读 3,35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