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由是一个同学在朋友圈中转载了一篇小米三大定律的微博文章:
小米第一定律:并非所有的小米手机用户都缺乏常识和教养,但社交网络中缺乏常识和教养的言论往往高比例来自小米手机用户,极度缺乏常识或教养的言论来自米粉。
小米第二定律:若公开使用小米第一定律嘲讽小米用户时,一定会有另外一名米粉出来自证小米第一定律。
小米第三定律:小米第二定律印证时,跳出来自证的米粉其言论一定富有攻击性。
这三大定律仅从表面来看的确是完美的无懈可击,以至于我在底下的评论显得异常的无力及可笑。小米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争议和嘲讽,米粉也不知从何时起被冠以“脑残”和“喷子”的形象,这的确符合某种现实,红米手机的低价策略让小米的受众集中在社会低收入群体中,“屌丝”和“小米”通常被人画以等号,但小米公司或者说小米手机的使用者是否真的有那么的不堪?
关于雷军和他的小米对中国商业和国内手机市场的贡献,我不作过多的阐述,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和锤子科技的罗永浩都曾对此发表过一些看法,其实我更在意的是人们对小米用户的嘲讽,准确的说的优越者对贫贱者的偏见和藐视。
自严复一百多年前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介绍到中国以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广泛的被中国人所接受,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努力适应着,以便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高的收入水平。而有竞争就必然有失败,社会阶层的划分从来都是金字塔型,关于这场社会资源划分的竞争中,赢家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然还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买不起房子、车子、苹果手机,他们被称为Loser,他们被当做垃圾,他们被人耻笑,他们依靠仅存的自尊心无力的反驳着,又默默的承受着,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在这个精英主义的现代社会,身份的丢失比以往更为普遍。
有人会说他们是自作自受,这是社会公平竞争的结果,优胜劣汰是自然的规律,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竞争的过程是否真的公平?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东西从出生就开始了。
知乎上有个帖子,叫贫穷到底有多可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19065
人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教育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又是影响一个人一生最关键的东西,我们的人生轨迹还没出生就基本被确定了,真正能挣脱出去的又有几个?而跑出去的那些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努力,又是忍受着怎样的酸甜苦辣。
命运是把无形的枷锁,你以为摆脱了它的控制,但它无时无刻不在。
室友中有一个是河南人。提起河南,如今基本全是负面标签,为何堂堂中华文明发源地沦落成这个样子,是河南人不努力?恐怕不是,这个来自河南的室友是我大学见过最勤奋的人,勤奋到刚搬进我们寝室的时候,我甚至对他极其反感,每天6点的闹钟,中午从不回寝午休,晚上自习到10点钟才回来。是河南人不够聪明?那恐怕更不是了,那到底是为什么,理由可能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河南是产粮大省,为了保证耕地红线,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整个河南省都在极力的限制自身的工业发展,因为建工厂要用地,修基础设施要用地,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当全中国都在嘲笑河南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我们对它有没有亏欠。
写这篇文章,并没有想为某些事、某些人做辩解,只是希望有些人在展现他的优越感的时候,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没有人想做loser,你的优越不代表你的努力,有些人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就优秀,还有些人,可能连机会的影子都不到。
愿世界和平,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