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C跟我哭诉她失恋了。
临近毕业,一位亲戚给她介绍了个对象,他一上来就直接就把朋友C当做他的女朋友,微信信息不断,甜言蜜语也不少。朋友见状也有些抵触,但亲戚不停地做思想工作,称对方条件如何优越,朋友才转变态度。于是在短短的10余天,她从抵触到接受再到习惯对方存在,感觉脑中每天都冒着粉色泡泡,甚至还动了结婚的念头。
可是,当她变成主动的那方,事情开始反转,对方隔很久才回复微信,内容变成“嗯”“哦”,甚至挂她电话。朋友以为是自己做错,便主动道歉,最后她像失恋的女生一样失去理智,拼命挽回,毫无颜面。然而这从一开始就可以避免。对方还没有见过C时,就糖衣炮弹地袭击,就应断定这人不靠谱。再到后面对方冷漠,也不应该自降身价。亲戚看中的是对方别的条件,但独独忘了考量最重要的人品。造成这个伤害前提是,她着急嫁人了。这个真是亲戚的“功劳”了。
小时候看报纸杂志,经常看到年轻的白领们被催婚。身边一个读大学的姐姐还一直被评论“女孩子读太多书会嫁不好的”。那时心想这些离我都好远,长大了应该情况就改善了吧。
可等我长大了,身边的亲戚过年开始不依不饶地问“有没有男朋友呀?”还生动形象地举身边人的例子,说服我女人一定要嫁得好,以后就在家相夫教子。面对这些我只能口头上说“您说得有道理”,还不时面带微笑点点头假装赞同。然而内心在大声咆哮,“天哪,这都什么年代了?!”
许多人对一个女人的评价标准居然还是是否嫁人,即使优秀者如央视驻外记者孙晴悦也未能例外,她曾因自己28岁未嫁而被别人母亲嫌弃,也曾被小学生关怀地问“姐姐是否有男朋友?”世人觉得你再厉害没有嫁人就是失败的。但评判女人的成就不应该是嫁人。如果真的是,那些结婚的大姨大妈们都是成功者。女生也不必读书,直接早早打扮,嫁户好人家即可,何必大费周章,苦读十年,或是打拼出自己的天下?蔡依林依旧未婚,但她全然不需用嫁人来证明自己。董明珠也没有再婚,但是谁又敢说她不成功?
婚姻不再是女人饭票的保证,无论何时,自己都应该自立、自强。经济独立是婚姻坚固的基石。家庭主妇的职业是伟大的,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只要条件允许,还是需要工作。对自己而言,这样一方面可以买自己所想,另一方面在家不需看他人脸色。对另一半而言,拥有工作才能不与社会脱轨,互相之间才还能交流,彼此辅佐。倘若婚姻继续不下去,还有靠自己活得漂亮的资本。
如今,婚姻更不是必需品,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合格的伴侣,请不要因他人催促而匆忙与不对之人结婚生子。一位出生于封建思想浓厚地区的姐姐正是深受其害者。她好不容易考上了重点大学,找到了名企工作,但还是逃不过被逼婚,嫁了一个完全无感的人。嫁了人之后被逼生孩子,生下孩子了,也失去了宝贵的晋升机会,结果身心俱疲。若当初被逼婚时勇敢地抗拒,在被逼生时能对家人晓之以理,现在也可以活得更如意些。
《幸福婚姻法则》里有这么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婚姻没有七大姑八大姨描绘的那么美好,有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一地鸡毛。如果携手进婚姻的那个人不合适,日子更会过得鸡飞狗跳。
当然婚姻并非一无是处,结婚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共度余下时光,但前提是要找到那个对的人,那个可以爱护你、宽容你、成就你的另一半。找到他可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在实践中练就火眼金睛,从渣男、“巨婴”中辨别出来。为了找到好的另一半,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伴侣价值,永远不懈怠对美的追求,永远不停止自我完善。私以为结婚一定要有感情基础,当恋爱到一定阶段,三观磨合得较为相似,才适合步入殿堂。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练。
所以20岁出头,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他的姑娘们,请千万不要着急、冲动和盲从。希望各位姑娘们自强自立,最终嫁给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