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唐代大诗人一一李商隐》,跟随着采访组的步伐,踏上了追寻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人生足迹,感叹李商隐不平凡的一生,敬佩他杰出的诗赋天才,也为中央电视台别具一格的节目叫好。节目充满创意,演员表现生动逼真,用李商隐代表性的诗将他坎坷一生展示出来,将李商隐诗的意境、背景、情感等充分表达出来,加深了人们对李商隐诗的理解,为更好地将这些诗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路径,这种别开生面的节目,让人耳目一新,效果很好,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伴随着采访组的脚步,与李商隐一起,走过他光辉的诗路人生。
李商隐的人生之路坎坷崎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年经历:李商隐于812年生于河南荥阳,少年丧父后,随母回到故乡。他与弟弟跟随族中堂叔学习,16岁便以《才论》《圣论》崭露头角。829年,令狐楚欣赏其才学,让他与自己儿子交游,并亲自教授其骈文写作,还聘其为节度巡官。
科举之路: 李商隐多次应试不中,在833年还曾在王屋山学道。837年,在令狐绹的帮助下,他终于考中进士。
仕途坎坷:
卷入党争:838年,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在复审中因牛李党争被除名。次年,他通过考试任秘书省校书郎,不久调任弘农县尉,因替囚犯减免罪行遭上司责难,后在姚合劝说下留任。840年,他辞官在樊川之南定居。
任职多地:841年,李商隐任许州幕僚。842年,他任秘书省正字,次年因母亲逝世守丧三年。847年,他被郑亚辟为幕僚,前往桂州。但郑亚被贬后,他失去工作。回到长安后,李商隐任盩厔县尉、法曹参军。849年,他受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邀请前往徐州,卢弘止病逝后他卸任归家。
晚年生活: 851年,李商隐妻子王氏病逝。之后,他应柳仲郢邀请前往梓州担任节度判官,一度崇信佛教。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李商隐有名的诗句很多,以下是一些广为人知的: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的不朽诗篇,是他坎坷曲折人生路的真实写照,是他在人生的道路的风雨见证,是他对爱妻王氏、朋友分别后的思念,是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无数次悲欢离合的刻骨铭心,是他对故土与任职地的深深眷恋,是他杰出艺术天才的充分展示。
李商隐的很多佳作绝句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爱。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1000多年来,这些不朽的诗篇一直作为经典流传下来,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之一。
诗是生活的反映,是情感的流露。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着不同的情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诗人之间无法取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唐代虽有李杜的光芒,但李商隐与其他杰出诗人的光彩依然闪耀。我们学习唐宋诗人词人,要广泛阅读,不要放过那些闪光的金子。李商隐的不朽诗篇是唐代诗人一块不朽的历史丰碑,是诗坛的金子,无法淹没,也无法取代。
诗是诗人心中的呐喊,是情感的流露,是生活的反映,是另外一个天地。借助于算力,Al能写诗作词,但它永远无法替代作者独特的经历,无法替代作者特殊的情感,无法替代作者那颗涌动着蓬勃创造力的心,无法超越留传万世的不朽经典,这些经典表达作者内心波澜壮阔的广阔世界,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思想世界,那是一个崇高无比的精神家园,那是一片宽广无比的艺术天地,是一般的Al工具无法理解与达到的。
202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