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讨论就会甚嚣尘上一阵,不论是正面的:老人摔倒,某个好心人没有一走了之,而是扶起了老人。还是负面的:老人摔倒,路人无视导致悲剧发生。都不免带出城市沙漠中的人情的冷漠来讨论一番。每一个说不扶是傻逼的,多数是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的键盘侠,每一个说好心不一定有好报的,可能要么是扶过被讹诈的,要么是见过被讹诈的。
每当这种话题出现在头条时,我的心情是不可描述的,我期望这种讨论,因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我们激烈讨论以求做的更好一点。心里同时也会有悲伤和不解,为什么我不能扶扶你,为什么人来人往,我们就能看着他倒地无动于衷。
今天读罗伯特 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发现,或许,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我们的逐渐冷漠。书中讲到因为一件纽约街头的暴力事件中,由于人们的冷漠,是使得一名妇女在被先后三次袭击后,死于歹徒刀下。而先后有38个人目睹了她的被袭,其中两次由于周围人的响动使得歹徒落荒逃走,而发现无人注意之后,第三次袭击杀了这名妇女。当所有人讲矛头指向都市人的冷漠时。两名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让一名志愿者扮演一位癫痫发作者,受试的人群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单独一人的情景下遇到癫痫发作的志愿者,另一类是志愿者倒在了人群中。两组实验的结果令人诧异。在独自遇到需要被救助的志愿者时,志愿者被救的概率是85%,而在人群中,癫痫发作的志愿者被救的概率下降到了31%。这其中的一个心理效应就是从众心理。
当一个人处于城市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时,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在公众场合保持谨慎,优雅,稳重的状态。当我们在人群中遇到这种情景时,我们会不自觉的先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当你看到第一个走过去的人,没有对倒在地上的伤者作任何事情时,你心底里就越来越无法判断面前这个人是否真的需要救助,如果贸然上前,是否会显得多余。多元无知使得我们对环境的判断不再是理性的,而是无知从众的。所以,反而是一个人的时候更容易形成果断理性的认知。
还有很多类似的实验也都说明了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确实面临着城市化加剧的现状,但是,我们大可不必用“都市人格解体”,“城市居民疏远”这样生硬冷漠的词让大家更加的无所适从,怀疑自己。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人需要社会认同”的心理问题。我们不要互相指责冷漠,那可能只是臆想的表象。当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冷漠”,或许就会慢慢化解这种冷漠。作者提出,当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时,不要对所有人求救,认定一个人,发出明确的呼救信号,给提供帮助的人一个明确的指令。“穿蓝色夹克的先生,请你救救我,帮我报警”,此时有了特定的指令,蓝色夹克先生不会因为别人没有行动而拒绝帮你 ,相反他会很快按你说的做,而你也因此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我们大可不必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质疑人的本性,我相信有血有肉不光是一个对人生理的描写词汇,我们只是需要更明智的引导而已。
我们都很善良,你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