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衡量好睡眠的最重要的两项客观指标,就是看睡眠时长是不是充足以及作息时间是否有规律。如果睡眠时长不足,大家很容易体验到体力和精力的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专注力和记忆力下降,影响了人的认知水平。
那么如果睡眠充足,但是作息不规律,那是否也会造成同样的注意力损害呢?两者的神经机制相同么?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的倒班,会影响负责信息接受和传入的脑区,还会干扰计划、推理、决策、记忆等多项高级认知任务加工过程。
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发布了一项有关倒班障碍和记忆力的对比实验,该研究的以30名年龄18-35岁的女性护士作为受试者,她们连续规律性值夜班超过12个月;近一年无明显的压力刺激、创伤刺激及其他应激状态出现,无长期喝咖啡、吸烟、饮酒史;无心、肝、肾、血液等系统疾病病史,无偏头痛、痛经等慢性疼痛性疾病;无焦虑、抑郁、幽闭恐惧症等。
但她们符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倒班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同时,还有按照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组间匹配的原则,选择正常规律睡眠的26例女性健康者为对照组。
研究者采用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作为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评估注意网络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功能;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两组受试者的ANT对照结果显示,倒班工作睡眠障碍组的警觉网络效率值明显降低,表面了在该方面出现了损害。倒班工作睡眠障碍组的执行控制网络效率值明显增加,说明她们完成冲突任务的时间延长,执行功能异常。两组的定向网络效率、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睡眠剥夺导致的注意力功能受损不同,睡眠剥夺之后,定向网络效率、正确率下降,平均反应时延长,而警觉网络效率和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无显著变化。但这也提示我们,即便睡眠时长充足,仍然应该保持作息规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