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有天不太高兴,发了一条朋友圈,本意是想宣泄情绪,不想大家看却觉得在秀恩爱,事后我细细想了想,其实没人能真的知道你是否快乐,所谓别人认为的事情,不过是因为大环境中你给了别人的感觉。比如我现在如果依旧是单身,大家就会自以为的认为我没有放下过往,而这时,无论我发怎样的文字,在别人眼里,我都是不快乐的。相反的,如果现在我有人相伴,那么此时无论我发什么样的文字,大家都会认为我很快乐,除非比较明确的文字,大家可能才会真正觉得有事。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境遇,有时候百口莫辩的,仅仅就只是这样一个别人的以为。(当然不是确指这样的事,此事,只起抛砖引玉的一个作用)
第二个故事,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可惜,最终也只能是无奈,只能是试着去理解了这些行为的合理性。
夏天的时候朋友带着新欢驾车旅行,回来时,被大家调侃爱情的力量伟大。以往每次出去,几个司机轮流开车,朋友都不愿意去,不是提议坐飞机,就是说换个近点的地方自驾,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自己自觉自愿的驱车这么远,单独二人自驾几千公里啊。当时,我记得朋友说:没办法啊,她非要去。
说来也巧,后来另一个朋友(这里我们简称W先生吧,),组织着大家一起出游,也是自驾,也是只有W先生一个司机,不同的是,我们去了很多人。一路上我们这些闲人累了就睡,醒了就玩,到了目的地,因为是大通铺,大家觉得新鲜,一直闹到很晚才睡,W先生一直参与着我们的活动到深夜才睡。晚上起来打蚊子(那个地方蚊子特别多,花露水什么的都没用),看到W先生一直在给Y小姐赶蚊子,多么狗血的剧情啊,但真正的就发生在眼前,当时我十分尴尬,因为W先生已有家室,而Y小姐似乎也未曾想过要插足其中。看着熟睡的Y小姐,我示意W先生出来抽个烟。
我问他今天这么辛苦,不累吗,这么晚精神头还这么足。W先生说,“有她在身边,就不觉得累。”“可你有家室,你打算离婚吗?”W先生沉默很久说:她不知道我喜欢她,我也不想告诉她,我不会离婚,更不会让她嫁给我这么样的一个人,我希望她好,可是……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我也没有再问,一切都像往常一样,Y小姐始终不知那晚的事情,我想,就此一生她可能都不会知道。
那以后,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不是他们真的忙到没有时间想起你,不是他们真的累到没有精力去陪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在是ta的动力,不在足以重要到ta可以为你放下一切去做什么。你在ta心里早已变成一个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存在。所有的新奇,新鲜感,早已随时间凋零,也许正如张爱玲说的:当一个男人真正了解一个女人的时候,便不爱了。
某天和朋友交流,偶然探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是说老话说“原配最好的这个问题”;(下面是我自己的拙见,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一起来讨论哈)我突发奇想的认为,很多人吵吵闹闹分开后,没有找到想象中的安逸;那么多人找了小三确始终不愿离开原配;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挑剔,耐心,包容,爱,都用尽在一个人身上,例如网上一段名言一样“小时候一篇作文快写完了,但老师说你字迹潦草撕掉了让你重新写一遍 ,虽然你记得开头和内容但你也懒得写了 ,因为一篇作文花光了你所有精力 ,只差一个结尾却要你从头来过”。
无数时间的磨合中,即使再不尽人意,再有争执,其实,我们都习惯了有那个人的存在,无论是否快乐;就像不经常用的那只手,当它受伤,真的不让你使用的时候,你才发现,生活中一刻也未曾离开过它。关于这个,我喜欢同事说的一句话:“那个陪伴了你漫漫人生路的人,就犹如空气一样,你不在注意,不在认为ta重要,但,人是否能离开空气呢”。
当你在一个人身上磨光了所有棱角,认为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转身离开的时候,最终是否发现,你竟如此与ta相似,不仅仅是容貌(很多人在一起慢慢就会两人彼此长相相似);你不再习惯任何人,也许你不再只是你,还是那个曾陪在你身边漫长的ta
白烂的讲了三个故事,说实话,隐藏着私心,这里面的一切,都基于在一段7年的恋爱当中,许多人认为的大道理,在这里,都已用时间和惨痛的经历检验,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伴侣,有的只是经得住的诱惑,守得住的心;有的只是相伴到老,不离不弃,互相包容的习惯;如果可以,将爱情、婚姻当成是豪车,定时维护,保养;损伤就修补,我想“赫拉克勒斯之环”不在是每个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