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低代码之路

低代码的概念在国内外已经火了几年,但是我是从邻近大学毕业才接触到的,当时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未来的编码方向是什么。

要知道操作系统的底层实现和内部运行是基于计算机硬件,通过0和1来代表低电平和高电平的二进制。最初和系统交互的语言应该是C语言,某种程度上C语言是不是一种“低代码”。再说现在流行的java,Java语言本身是通过Java虚拟机(JVM)来实现跨平台性的。JVM负责解释和执行Java字节码,将其转换为底层机器代码来运行。JVM本身是用C和C++等底层语言编写的,它负责管理内存、执行线程、进行垃圾回收等底层操作。java拥有特别丰富的类库,这不也是一种“低代码”吗?

纵观各行各业高效率的工具一旦涌入就会迅速站稳脚跟,大家的工作效率提升,大家才会有时间研究新的东西,人们的科技就会进一步提升,不断产生正反馈。

所以我踏入了低代码行业,尽管现在的低代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低代码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低代码会发展的更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