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冥吏谈因果报应

①族祖雷阳公言:昔有遇冥吏者,问:“命皆前定,然乎?”曰:“然。然特穷通寿夭之数。若唐小说所称预知食料,乃术士②射覆法耳。如人人琐记此等事,虽大地为架,不能庋此簿籍矣。”问:“定数可移乎?”曰:“可。大善则移,大恶则移。”问:“孰定之?孰移之?”曰:“其人自定自移,鬼神无权也。”问:“果报何有验有不验?”曰:“人世善恶论一生,祸福亦论一生。冥司则善恶兼前生,祸福兼后生,故若或爽也。”问:“果报何以不同?”曰:“此皆各因其本命。以人事譬之,同一迁官,尚书迁一级则宰相,典史迁一级,不过主簿耳。同一镌秩,有加级者抵,无加级则竟镌矣。故事同而报或异也。”问:“何不使人先知?”曰:“势不可也。先知之,则人事息,诸葛武侯为多事,③唐六臣为知命矣。”问:“何以又使人偶知?”曰:“不偶示之,则恃无鬼神而人心肆,暧昧难知之处,将无不为矣。”先姚安公尝述之曰:“此或雷阳所论,托诸冥吏也。然揆之以理,谅亦不过如斯。”

① 族祖:族祖父。伯曾祖父或叔曾祖父(即族曾祖父)的儿子,即曾祖父的侄子(即兄弟的儿子),也即祖父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又即父亲的堂伯父或堂叔父(即从祖父)。

② 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③ 唐六臣:指唐末的六佞臣:张文蔚﹑杨涉﹑薛贻矩﹑苏循﹑张策﹑赵光逢。

这是我宗族里的一个爷爷纪雷阳讲的故事:以前,有一个人,我们称呼他为无名氏吧,遇到了阴间的官吏,无名氏问冥吏说:“一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是被提前安排好的,真的是这样吗?”

冥吏答道:“是这样,但是也仅限于穷困显达、寿命长短而已。像唐代小说里写的那样,能预知当天的饮食的,只不过是术士们的射覆法术罢了。如果阴间记录每个人的饮食起居的每一件琐事,那得需要多少本簿子啊,就算把大地当做架子,也摆放不下。”

无名氏问道:“上天注定好的事情,能修改吗?”冥吏答道:“可以修改。大的善行,和大的恶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命运。”

无名氏问道:“那定数由谁来定?又由谁来修改呢?”冥吏答道:“当事人自己来定,自己来修改,鬼神没有权利干涉。”

无名氏问道:“那为什么因果报应,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呢?”冥吏答道:“阳世的人看一个人的善恶和祸福,只能看到他的今生。阴司却看他前生的善恶来断定他今生的祸福,看他今生的善恶来断定他来生的祸福,所以有时人们会觉得因果报应不灵。”

无名氏问道:“有些善人行善一样多,有些恶人他们作恶也一样多,为什么他们得到的报应却各不相同?”冥吏答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就拿官职调动来举例,同样官升一级,尚书官升一级就成了宰相,而典史官升一级,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主簿而已。同样的应该被降职,有些因为有福报,就官居原职,不升也不降,那些没有福报的,就会被降职。”

无名氏问道:“为什么不让人预先知道自己行善或者作恶带来的报应呢?”冥吏答道:“形式不允许这样。如果让人提前知道命运的安排,那么人世间就乱了套了。人们知道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都无法改变蜀国灭亡的命运,就会说诸葛亮多事;唐朝末年的六个佞臣的不忠之举也就会被世人称赞为顺应天命了。”

无名氏问道:“那为什么鬼神有时候又提前让人预知因果报应呢?”冥吏答道:“如果鬼神不偶尔用因果报应来警醒人们,那么人们不会相信鬼神的存在,就会放纵自己的内心,肆意妄为。”

我的父亲姚安先生曾经为我讲述了这个故事,并说道:“这可能是雷阳先生自己的观点,借用鬼神之口说出来罢了。不过用人情来揣摩这些话,却也句句在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两年前杭州的一位前辈推荐过,给予的评价很高,传统中有些真正的好东西其实不少就零星散落在这念念碎的笔记随笔当中...
    望犀阅读 10,347评论 0 0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519评论 1 35
  • 文/旺仔牛奶 我羡慕你身边的战友 可以轻而易举的看一眼我朝思暮想的人 想你的时候看看地图 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等下...
    我是个小迷妹阅读 1,540评论 1 2
  • 今天下午,妈妈把我接上,她给我买了一串旋风土豆。旋风土豆是番茄味的,我觉得很好吃。回到家我告诉妈妈,我肯定...
    梁鸿昌524阅读 2,20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