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

年初读完心理学书《家会伤人》,可以说彻底地从生理到心理逃离了原生家庭。第一次在本应阖家团圆的农历新年,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游荡了大半个月,和自己说不管世俗的道德绑架,从此以后好好养育自己。

不明白一直不是吵架就是冷战的父母为什么不离婚,在深深地影响到我对家庭和亲密关系的认知以后,不时地“关心”我什么时候结婚。他们不知道家庭和睦就是我走进婚姻的最大信心,总觉得我在挑剔,在本该相父教子的年龄迟迟不结婚生子。甚至在亲戚介绍一个异性给我认识前和我说,你一个36岁还嫁不出去的女人,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过多几年,想生都生不出来了。听到这话,我真有挂电话的冲动。难道我不结婚就让你们这么难堪,对一个尚未谋面的人赌上你女儿的后半生。

也许本命年的磨难就是比较多,因为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我下定决心离开工作了七年多的公司。虽然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不小,但在我工作失意时,本能地还是想缩回原生家庭寻求安慰。这也许就是《家会伤人》中提到的,子女总是爱父母的,无论受到怎么样的伤害,他们总是相信父母。而我在冲动之后也明白,我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安慰。端午假期和父母通话,顺带提了自己刚离职,还没找到工作。妈妈的反应是为什么离职,为什么不找好下一份工作才离职……之后是一联串的质问。我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父母的确不是你的依靠,没在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安慰是正确的,起码伤害没那么严重。然后,我打断了妈妈的唠叨,说自己心情不好先挂电话。只是眼泪已经夺框而出,明明知道不可能得到,为什么还心存希望;以为自己已经练就一颗无坚不摧的心,为什么在发生了意料之中的事情时还是会痛。

痛定思痛,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子女爱父母的天性。即使我有能力独立生活在另一个城市,即使我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我行我素,我却不可能不接他们的电话,对他们的言行无动于衷。也许,我跟父母也只能这么相爱相杀下去,等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也就解脱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的文章,戳中无数出生底层人的心,包括我,作者三观很正。像我这种出身在父母常...
    孩子引领我成长阅读 1,102评论 0 1
  • 有一种人喜欢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为“原生家庭”。出生不好怪投胎、学习不好、工作不好、脾气不好统统埋怨是原生家庭的错误...
    沙湾姑娘阅读 390评论 0 1
  • 01 直至今日,我仍然十分赞同这句话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意思真是可怕: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任何的考试,简直太可怕了...
    兼葭萑苇阅读 1,300评论 8 24
  • 文/一木钉 在忙碌的世界穿行,我们不停学着倾听别人,共情别人,与父母和解。 有没有想过,你倾听自己了吗?共情自己了...
    一木钉阅读 470评论 4 10
  • 路远,遇人难。空无念,已无怨。孤楼嫁衣无人为,只求倾心有人伴。然寒月高挂窗前,床上已无半分睡眠,戚戚然,这轮月儿不圆
    9997_94a3阅读 3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