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之二:大家都在学习知识,为什么成绩不一样?

大部分中等生都不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先说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大脑是一台电脑,我们所学的知识是软件还是硬件呢?大多数人都认为知识是软件,其实知识却是硬件

为了好理解,我在这儿用一张图片,电灯笼和电线来举例:


学习知识点,就像是在大脑中点亮了一个又一个灯笼,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学会解题的套路,就像是在相关联的灯笼之间连上了一根根电线。所学知识掌握的多,脑海中被点亮的灯笼就多;知识掌握的牢,脑海中的灯笼就变得更亮;方法套路掌握的多,灯笼之间的连线就多;方法套路掌握的牢,灯笼之间的连线也就越牢固,电能的传递也会更好。

理解了以上的逻辑,我们来解释,我们的大脑里约有120-140亿的神经细胞,每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就相当于在大脑里,激活了一个或者多个,与这个知识点所对应的神经元。比如:我们新学会了一个单词pizza,每当听到披萨的时候,大脑里专门负责pizza的神经元便会被激活,于是便产生了pizza与披萨之间的联系,其他更复杂的知识也大概如此,所以,所谓的学习知识,就是将知识通过神经元长在了我们的大脑里,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的知识其实是硬件。

据专业研究表明,99%的人智商在硬件上都是没有带差的。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不同人的用脑效率不同。我们前面了解到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刺激神经元,但大部分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将这些零散琐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的,便是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正是突触和神经元连接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了最精密的神经网络,而这种神经网络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知识体系。

最后我们再来解答到底是怎样影响成绩的,当我们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通过审题分析,我们会将其对应到学过的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上,在题干条件的刺激下,我们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点就会点亮,顺着交织着电线周边相关的一大片灯笼都会亮了起来,如果解答这道题所需要的灯笼被点亮大脑,就能得出相应的答案和结论。如果相应的知识点在大脑中,从来都没有被激活过,或者与题干中的知识点没有进行链接,那相应的神经元也无法被激活,这就是我们做错题或做不出的重要原因。

而学霸无非就是大脑中点亮的知识点足够多,同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足够密集,点亮任何一个知识点便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普通学生我们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尽可能多的,去点亮大脑中的知识点,同时去构建灯笼之间的联系。唯一的区别就是高智商的学霸花费时间少一点,我们花的时间多一点,真正阻碍大多数学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努力了没有进步的自暴自弃,本视频里的脑神经科学已经教会了我们,学习上的差距,完全是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所弥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