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二可
南县是湘北的一个边陲小县。地处浩瀚洞庭湖畔,地势低而平坦,空气清新润爽,土质松软肥沃。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是一块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所以,可爱的小龙虾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滋生繁衍。于是南县又有了个“小龙虾故乡”之雅号。
如果你有幸到南县做客,主人招待你必定少不了一道红艳艳的,油亮鲜香的小龙虾。小龙虾一上桌,热气飘绕,满屋生香。令你乍舌不止,口水横吞。此时你也舍不得马上动筷,急忙咔嚓咔嚓地拍照。所以说在南县这个地方,小龙虾的出镜率绝不逊色于那些戏子大腕,
其实,南县乃至中国原本不产龙虾。若要寻根问源,小龙虾最早产于南美和墨西哥,二十世纪流传到美国日本。至于怎样到了中国,有着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我听到的一个传说有点意思,真实与否,无据可考,权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1937年,卢构桥事变后,日本侵华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战争,飞机,车辆,船只一齐疯狂的开向中国境内。当日本人的军用船只开进中国的江河湖泊时犯傻了。丰厚繁茂的水草挡道,无法前行。日本鬼子伤透了脑筋,绞尽脑汁,多方定案,最后决定,将自己境内的一种水生物大螯大批地投放到中国的江河湖汊,大螯即小龙虾的前身,繁殖力忒强,生有两只锋利的钳夹,又是杂食牲物种,对于水中杂草作物极具破坏性与杀伤力。他们将大蝥投到中国水域不久,江河湖面浮现了一层芦苇水草。很快,中国人发现了大螯,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中国人恨的直咬牙,于是,一埸无声的捕捞大螯的抗日战争,自发的在民间打响了。后来,日本人想利用大螯疏通中国水运航道的计划落了空,再后来中国人还发现大螯居然还是一种美食。
传说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小龙虾这家伙很少见。只有在过年抽水干塘捉鱼,或是平日里用网捕鱼,偶尔地会见到几只,这家伙个儿大,满身黑红,威武地舞动两把大钳夹。兴许是个儿大的缘故,那时我们都叫它"海虾"。大人们对于这种水族异类是不屑一顾的,倒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爱物。我们用羊毛线系着提在手里当玩具,养在玻璃瓶里当宠物,还有的把它带到学校,吓唬女同学,当恶作剧的道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龙虾在我们这儿疯狂地繁殖蔓延,以致于泛滥成灾。田间地头,江河沟渠,到处都是小龙虾,一场大雨过后,房前屋后的低洼小氹积满了水,水里面成群的小龙虾爬来爬出,记得我女儿五岁那年,一次,她闹着要钓龙虾,没法,只好找来一根小竹竿,系上一根细线,也没有鱼钩,在线的末端牢牢地扎上几条蚯蚓,再在线中间段系上一个小泡沫块做浮標,然后把钓线放进水里,望着浮標,浮標下沉,将竹杆轻轻一提,一只龙虾死死地夹住蚯蚓,往桶里一放,龙虾一松钳夹,掉在桶里,就这样女儿在自家门前的积水小氹里,象模象样地钓起虾来,大概一两个小时候后,女儿兴奋地喊“爸爸快来呀!快来,”我赶忙跑过去一看,哇塞,小家伙已钓了大半桶虾了。再看看女儿,一脸的汗水,一脸的喜悦,那副嘚瑟劲象一个得胜班师的战士。
那时龙虾不值钱。也有外地人来收购龙虾,才一两毛钱一斤。记得我那时在乡下养鸭孑,每天早晨收购两大箩筐龙虾喂鸭子。鸭子吃了龙虾生的蛋是又大又硬,一个个象大大的鹅卵石,打开蛋黄是血红血红的。可惜现在吃不到那样的鸭蛋了。
那时人们对龙虾非常地不友好。不是因为它们不值钱,而是它们喜欢捣蛋调塑皮(南县方言就是做不讨人喜欢的事)。它们在田梗地头打洞筑穴,使农田的水漏走流失。人们对这些捣蛋调皮鬼恨得牙根直痒痒,只要看到小龙虾就拣起来使劲往地上一摔,小龙虾是腿一撑,弹动几下,一命鸣呼。要不就用锹用力一拍,龙虾变成了虾酱
也有些时候,妈妈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会突发奇想的把龙虾头脚都去掉,光剩一团虾肉炒给我们吃。也许是那时不懂得炒制龙虾的厨艺,总觉口感不好,都不喜欢吃。
还有一次,妈妈将一盆硕大的龙虾沾上调和好的面粉,用菜籽油炸了给我们吃。看上去是红红的油光闪亮,可放到嘴里一咬,比石头还硬没人吃。所以,那时候在南县这个地方很少有人吃龙虾这玩意儿。
说到吃龙虾远可追溯到江苏盱眙,这个地方有家家户户吃龙虾的习惯,由来已久。盱眙龙虾烹制方法独特新颖,花色多样,鲜香可口。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这种龙虾餐饮文化传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紧跟着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吃龙虾热。
于是,来南县收购小龙虾的是一拨又一拨,龙虾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从一两毛到七八毛,到一两块,三四块,七八块,十几二十块,一直是居高不下。南县人呢,钓虾,网虾,电虾,围虾,抽水干塘抓虾,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泛滥成灾的物种,短短几年,几近灭绝。眼看着龙虾这'条生财之路就要断了。咋办呢?在发家致富路上一路走来的南县人,从来不缺勤劳,更不缺智慧,有关致富的信息这里有这样的顺口溜“九十年代种苎麻,00年代栽棉花,一0年代小龙虾”。南县人既然看准了小龙虾的广阔前景,岂肯轻易放过。怎会甘心眼睁睁地看着银子化成水!野生的龙虾没了,就着手人工养殖,经过两三年的试养摸索,已具规模,卓见成效。
据青树嘴镇新湖村村民唐丽香介绍,他们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有虾田,田田布满虾栏,气势浩大,规模壮美。老党员老村支书谭建新一家就养了四十多亩面织的龙虾。养龙虾不仅给他们村带来可观的收入,更神奇的是龙虾居然戒掉了村民们的牌瘾,没养龙虾之前这里打麻将成风。由于养虾忙又辛苦,尤其到了龙虾出售的时候,每天凌晨一两点就要到虾田里,在事先装好的虾笼子里取虾。为了保证虾的鲜活成色,都是与人电话预约好,有时一天往返取虾好几趟,累是累了点,但手中清点着一叠叠厚厚的钞票,心也是醉了,哪里还有心思打麻将,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打麻将了。多年来的赌风竟被这捣蛋的小龙虾给刹住了。难怪南县人在互联网上给小龙虾取了个童趣十足的名字"捣蛋虾队长"。虾队长哟虾队长,你这个蛋捣得好,我给你打一百分。
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三仙湖镇利群村,段桂芳,一个典型地道的南县汉子。四十多岁,简单纯朴,之前是一个娴熟的拖拉机手。"为什么突然放弃干了二十多年的拉货营生,养起了小龙虾?"。有次见到他,我这样问他。他言语不多,不会拐弯抹角,就直言相告: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路上车辆也越来越多。家人为了我的安全着想,一致都强烈反对我开拖拉机。外去打工吧,上有七十多岁的老父母要照顾,父亲患有严重的肺气肿,时有发作,稍有怠慢,危及生命,所以脱不开身。我又没有其他特长与手艺,就这样跟人家学着养龙虾。我觉得养龙还不错,今年我养了十五六亩面积龙虾,投资三四万元,:两三个月就捞回了成本,还净赚了三万多元。我喂龙虾用的是黄豆,莱籽饼,米糠之类的有机环保饲料,无公害。酒店餐馆老板和龙虾商贩纷纷定货。销路不用愁,明年要扩展规模。今年底子铺好了,虾苗不用买了,前期预备工程也无需再投资,预计明年上半年净赚十五六万块不成问题。收了龙虾还可种一季水稻,平时闲了就近打点临工,一年下来也有二十多万,不比外出务工差。最主要是父母看我在他们身边,有了安全感,心里面踏实,我呢也尽了一份孝心。听他这么说,我为之震撼,小龙虾啊小龙虾,你戒了人家的牌瘾,又帮人家尽了孝,你呀!真是太可爱了。
据相关媒体报道,南县养龙虾面积已达四十五万亩之多,年创收十五六亿元。据我估算还不止这个数,据了解养殖龙虾纯收入每亩三到四千,同时由龙虾辐射到的产业五花八门,风生水起。有鲜活龙虾长途贩运业,有龙虾熟食制作加工业,有捕虾笼网生产业,有虾药虾料营销业,还有以龙虾为主的餐饮美食行业等等,掐指数都数不过来。
茅草街镇文明村的邓元红,人不高大,心志不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倒腾贩运小龙虾,从自己一人做起,从小到大,由本土到跨省市,一路走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从一条坎坷小路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现在他的小龙虾也远销到国内一线城市,而且走出了国门,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宴席上就有他运送的小龙虾。而今他的小龙虾日成交量达六七吨,不但自己创收可观,也带动了别人发家致富,解决了本地十多个劳动力就业问题。有一次我问他,干这行很辛苦吧,他说不辛苦是假的,每天起早贪黑,车马劳顿的。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忙忙碌碌的感觉,如果现在让我闲着,反而觉得空虚。我又问他,这些年赚了不少吧。他看着我坦然一笑,做生意嘛总是有赚有赔的时候,就现在来说,我没把这龙虾生意当成我一个发财的门道,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一门事业。生活要过好,事业要兴隆,这是我的追求。既然这生意对自己对大家都有益,我会坚持做下去,并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做大做强。他说话的样子轻描淡写,但寥寥数语涵概了南县人的那种坚韧与豪气。
今年五一我去了一趟深圳龙岗。一天,我在宝龙街道同乐园新路闲逛,无意间看见一个招牌“红翻天油焖大虾”,店面是新装修的,人还不少。深圳的龙虾是个什么味呢?我心里这样想着,不由自主地进了店,找个位子坐下,叫了一份小龙虾一瓶啤酒。龙虾一入口,靠!香辣兼并,虾肉又鲜又嫩,口味超纯正,有南县龙虾的味道。老板!你们这龙虾是从哪里进的货啊?买单时,我忍不住就顺口问了一句。怎么?有问题吗?老板惊异地反问。没问题,没问题,味道很好!我忙解释。算你还识货,这龙虾来自湖南南县。一听这话,我饶有兴趣地与老板聊了起来。原来开这虾店的是叫陈随陈圆的兄妹俩。陈圆最后告诉我,我们虽然是在湖北出生长大,但我们的爸爸,我们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是地道的南县人。我们每年都要去南县,那儿水好,环境好,无污染,养出的龙虾个儿大,色泽光鲜红艳,虾壳薄而透亮,肉质口感忒好,大受这里的人中意,现在一晚上买一两百斤呢。以后我们都会进南县来的小龙虾,因为我们虽然住在湖北,但我们的根毕竟在南县。我们也想尽量地为家乡做点事,也算是以寸草之心,報家乡三春之晖吧。说得真好,我心里头不由得连连点赞。
从深圳回来的路上,我是这么想,南县的小龙虾固然可爱,其实,侍弄这些小龙虾的南县人更加可爱。虽然他们平凡普通,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可他们纯朴率真,脚踏实地,热爱自己的生活,也爱自己的家园,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改变自己,也改变着家乡,彰显着南县的美丽。
而今,南县收龙虾的季节己过,吃龙虾还在兴头上。每当夜幕降临,无论你是在茅草街散步还是在南县县城里蹓跶,悠悠晚风中飘荡着浓浓虾香。这时叫上三五个朋友,酌一壶老酒,品一碟香虾,畅叙着家国情怀,谈论着有趣的龙虾故事,也应该是浪漫中的浪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虚的,只有手剥完龙虾手才真正留有余香余味,你会忍俊不住的将指头舔了又舔
养龙虾,捕龙虾,吃龙虾,已成了南县人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情怀。
二O一八年七月作于南县
茅草街镇
( 全文完) 谢谢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