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个北宋年间最有名的才子,最受人们喜爱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的诗词更是如星空般夺目,千古传诵。
人们喜爱敬仰苏轼,不仅因为他那一首首充满真挚情感、豪情万丈的诗词,更是被他不随波逐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品性所折服。他因为和朝廷某些得势之人政见不同,一次次被贬谪、流放,满腔报国热情不得施展。但他终无怨言、不消沉,且以乐观积极和洒脱的态度抵抗人生的处处不如意。
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作: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在村外东坡上开荒种地,由苏轼蜕变为苏东坡时发出的人生感悟。他在此食野菜,游南山,举箸之时不由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能写出如此多惊世之作的必是真性情之人,而这样的人他的情感世界必然丰厚异于常人。透过他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词,我们知道了在苏轼背后站着三个默默为他奉献爱和青春的女人。苏轼也用他的深情一一回报她们。
苏轼不是迷恋风月、到处留情的风流人士,他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那时妇女的地位低下,他能和她们平起平坐,他对女人的尊重在那个年代是罕见的。这也是他能赢得三位妻妾深深的爱,也是我们更加欣赏苏轼的一大原因吧!
那这三位妻妾谁才是他一生的知音,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呢?
《江城子.己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诗悼念的是那个16岁就嫁到苏家的王弗妻子,是小轩窗正梳妆的佳友良朋。王弗是大家闺秀,性格沉静,家中不仅里里外外都能搞定,深夜还能为苏轼燃香茗茶,磨砚伴读。全家上上下下都很敬重这位夫人。
苏轼遇到重要的问题都会和她商量。他在官场屡遇不顺,回到家有妻子温暖的问候,深切的关怀。她是他的希望,他的良友,但这份夫妻之爱里更多的是敬爱之情。可惜,这样的一位好妻子相伴11年后也悄悄地去了,徒留苏轼空怅惘、空悲切。
后来他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朴实能干,持家有道。那些年苏轼官海沉浮,动荡不安 ,是她给了他浓浓的家的温馨,陪伴他度过人生最困难的阶段。这是一份相濡以沫恩爱有加的感情。
在精神生活上,王闰之因为读书少,不能与苏轼一唱一和,但她伴随苏轼时间最长,且是他最为动荡时期的依靠,所以在相伴26年的王闰之死后 ,苏轼伤心不已,在祭文中发出“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的哀鸣。
但王闰之终究不是苏轼的知音。苏轼湖州被逮时,御史在他家围船搜查,王闰之惊恐之中将家中所有诗稿全部烧毁。后来苏轼并没有责怪她,因为在那样的处境下,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只能做到如此了。
最后一位便是12岁被苏轼从青楼带回家的王朝云。她后来成了东坡的侍妾,也是他一生的知己,心灵的伴侣和最后的爱人。
那时年少的朝云误入青楼,虽不认字,但她灵秀的气质、娇俏的身影、天真的语调,想必是深深打动了这位才子。他在家教她读书识字,作诗弹琴。朝云冰雪聪明,一学就会,一点就通。那时朝云的眼里满是崇拜,而苏轼则是写满了怜爱和欣赏。他们就在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中建立起了深笃的情谊。
朝云是最懂苏轼的。那时苏轼还在朝廷做官,一日饭后兴致所至,拍着肚皮问家中左右侍女内中所装何物。一婢说是文章,一婢说是学识,苏轼只是笑笑,唯有朝云朗声道:“学士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苏轼又一次被流放广东岭南时已年近花甲。妻子相继离去,曾经簇拥在他身边的姬妾婢女随着家境的衰落陆续散去,惟有朝云随他翻山越岭,留居荒蛮之地。那里条件艰苦,瘟疫流行,但东坡居士自有苦中作乐的方法。他和朝云吟诗赋唱,浏览山水,日夕相伴。养育小儿,开办学堂,汲养民风,心中的抑郁不得志一扫而光。这才有了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也是苏轼人生感悟之作。朝云一日为其吟唱,当唱到“楼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竟泣不成声,悲痛不已。苏轼问她何以如此,朝云说:“芳草美人是古代屈原所苦苦最寻的理想、抱负,他终究不能得到,一次次被诬蔑、排挤,你今天的处境和当年的屈原又有何不同呢?”苏轼听完也为之动容。
正因为朝云是这样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在朝云染病死后,他终生不复听此词。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逢暮雨更思卿。”
苏轼悲凉而深情的低语令后人读来不胜唏嘘。爱情所以伟大,是因为爱让寂寞众生在人世间不再孤单、迷茫,爱让人心变得柔软、丰富。
朝云虽出身卑微,但她以聪慧和真情博得了苏轼真正的爱。她是苏轼在春风得意和落魄之时心灵和肉身都能温暖相依的女人,是灵魂契合度最高的女人,所以朝云也应该是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爱是相互成全的。遇到苏轼是朝云的幸运,但遇到朝云又何尝不是苏轼的人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