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怦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两个半小时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怦然》。乍一看就会想到《怦然心动》里的故事。

  作者并没有大名气,但是文笔是真的好啊,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并没有那么浅薄,很有深度。父亲回答女儿的问题,怎么区别好人和坏人,“电影看过吧,迷人的笑容,或者发亮的眼睛,阳光穿过树叶洒下稀薄的光影,青春草原上花朵上滚动着的露珠,这些都是美丽的东西,可我们真正觉得什么印象深刻,却需要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人呢,也是,整体的意义大于局部。”对于公平,她说“恶人只需放下屠刀就能成佛,善人却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公平吗?”对于眼泪,她说,“从小就被大人严厉呵斥“流泪是懦夫”的小孩,会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认为哭泣是一种矫情的、软弱的表现。可是最开始的时候,它明明跟微笑一样,是婴儿们最先学会的情感表达方式。”关于嫉妒,她说,“西天取经的道路上,为何唐僧遭各路妖魔鬼怪围追堵截,势要取他性命?真的因为他肉质鲜美,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吗?有没有一瞬间,妖物们在倒映的水面中看见自己的模样,又比对途经的唐僧的脸,觉得佛祖跟上帝在众生平等这件事上做得忒不地道了呢?”……

  里面优秀的语言优秀的思考太多了。怦然给人的感觉很像那部同名电影小女主人公,对生活热爱,对周围的人报有最大的善意,一点点成长,渐渐看懂世界的悲凉与龌龊,但是,她还是她啊,还是那个愿意为了友谊为了父母为了他人愿意舍弃自己的小女孩儿,无论世界对她多么的不好,她总能用温暖去怀抱它。最后,作者说,人总会长大的,何必急于一时?人总会被社会磨平棱角,为何着急先摆出阅尽沧桑,不堪回首的姿势?

我们在长大,但也不急于长大。

畅快淋漓的读完这本书,真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提供的是不同思考方式代表的哲学根源。功利主义的思考方式有时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因为所处...
    yee619阅读 141评论 0 1
  • 目录 知识和知识存储形式 构建知识和素材之间的联系 构思知识对自己的多种用法 知识和知识存储形式 knowledg...
    comboo阅读 233评论 0 0
  • 其实只是我手机里恰好还存着这些五月拍的图,总觉得好像还没有给什么人看过,发出来分享一下我看绍兴的视角吧~...
    云念生阅读 470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