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中经常看到黄肠题凑这一葬制,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是与金缕玉衣齐名的。
黄肠题凑是秦汉时期曾流行的一种特高等级的下葬礼制。
为什么说“黄肠题凑”与“金缕玉衣”齐名呢?
在汉代,皇帝死时穿的殓服为玉衣,只不过是以金线镂结,而叫金镂玉衣。现已出土的金缕玉衣中,以中山靖王刘胜(刘备经常说自己是刘胜的子孙)穿的那件最好。
看上去感觉非常精美好看,实在是艺术品。
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保持尸骨不朽,玉塞九窍,可使人气长存。
同样,黄肠题凑这种葬制也有利于尸体保护,本是春秋时期周天子所葬专用,后来,诸侯王,功臣经特许也可用。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天子葬式。
“黄肠题凑”全部用上等木料做成,墓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料。这种葬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
简单来说“梓宫”就是用梓木做成的棺材,供皇帝和皇后殓尸的葬具。
内椁和棺室总称为“便房”
“黄肠题凑”就是汉代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的矩形框架结构。
“外藏椁”就是墓坑内外用来存放车马禽兽、金帛、食品、用具等的库房。
感觉挺复杂,但结实耐劳,特别防盗。
花这么大财力来造陵寝,源于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一种丧葬观念,活着的时候都享受了,死了更不能亏待自己。
但是,陵寝造的这么豪华,金银财宝这么多,招来的盗墓者就多,保护好尸体的初衷就改变了,所以后来的人要么施行薄葬,更有甚者,设很多虚冢,疑冢。像曹操这种,七十二疑冢,这是有多怕被盗,生前挖了盗了很多人的墓,王侯将相,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