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不同的时代,人需要不同的印记,以证明自己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成为被接受的某种人。
我们终将明白,失去和收获相加,才是完整的。
四十五岁,刘若英写下了《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这本书。
刘若英,台湾歌手,昵称奶茶。
相貌不算极美却有韵味,声线并不出众却很温暖。
在粉丝眼里,奶茶是一锅会唱歌的鸡汤,饱受虐恋折磨多年的晚婚文艺女青年。
她的歌耳熟能详到如今的零零后都会哼个小曲儿。
祖父是军人,从小跟着祖父母生活,奶茶会选择性的说自己开心的事情。
关于苦恼的事情,也会选择性的不说。
宁可跟自己对话,试着自己找答案。
自问自答,跟自己聊天,是奶茶的乐趣。
奶茶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阳光透过玻璃,我可以捧着一杯奶茶安静地坐在她的对面。
听她诉说着,一个下午。
02
你有没有过在较不忙碌的阶段,安排一个人的旅行?
你会不会忽然有这么一刻出神了,好似天地之间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而且是十分自在的一个人。
当旅程途中经过漫长的独处后,也许是七八天,也许忽然地惊险终于度过而可以安心下来的时候,你会进入这样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只想一直这样游荡下去,整个世界都不管。
这种感觉你会在对独处感到越来越自在的阶段开始出现,而一个人的旅程只是让这情形更容易催化而已。
我们许多人,在成长的童年都曾经因为不同的原因,有着各种不同的孤独经验。
只是,那样的孤独是有一种被众神抛弃的悲伤,一种无奈地啮噬自己伤口的感受。
然而我这里说的自在独处,却是不同的感觉。
我们也许受苦着这样的寂寞感受,在年轻的岁月里。
只是忽然之间,或早或晚地,我们其中的一些人开始感受到一切都无所谓了。
那些众神遗忘的眷顾,或别人指指点点的观看,不再有丝毫的影响,连微风吹起水纹一般的力道都遥远了。
这时候,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一个暂时但存在的完整宇宙。
03
英国小儿科医师兼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特提出的独处观念。
他在 1957年发表的文章《独处的能力》将自在的独处和一般的孤独区分开来。
一般的观念里,孤独这个字让我们想到的是悲伤、无奈、无助……
负面的情绪。
然而温尼科特所讲的自在独处,特别是在别人面前还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孤独里的能力,反而是一个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标。
这个观念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甚至影响到心理学界以外的领域,而且是他的追随者都经常引用的。
灵修大师奥修就曾引用这个观念,来阐释他心中的爱情。
奥修是这么说得:
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
这话听起来很吊诡,其实不然。
这是一个既存的事实:
只有那些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人内心的最深处。
而不会出现急着占有对方、不会变成依赖对方、不会将对方限制成一个静物,也不会像着魔般地需要对方。
两人于是允许彼此绝对的自由,因为知道即使对方离开了,自己还是可以一样的快乐。
自己的快乐是不会被对方剥夺,因为快乐不是对方给了才有的。
独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大部分人的独处,意味着一种自由。
不需从众,可以自我。
04
民谣歌手宋冬野说过:
我喜欢把大家认为没有感情的事,想成有感情一点,虽然有点自欺欺人,但欺久了,就习惯了。
陈绮贞是一个非常会独处的女艺人。
她一天上网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不用脸书、微博,家里的无线网络基地台不是 always on,有上网需要的时候才打开。
她的手机只要保持 20%的电力就足敷所需。
“应该算我的运气很好,工作期间就算手机突然没电也不会被骂。”
“我曾经试过借一支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号码的电话,只能打出去。
也只有某个人可以找到我,我想试试看生活上完全不要受到手机干扰的可能。”
绮贞认为,即便是如此,现在的独处与相处也很难区分。
往往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像是在独处。
“有几次在演唱会的后台,一排人都在看着自己的手机,我想找个人聊天都没人理我。
以前你得去找独处的机会,现在只要离开网络与社群,某种程度就是一种独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如果你厌倦了尘世的庸俗,独处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尝试独处,寻找生活另一面的自己及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