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莫嗔堂堂主
看到“苦日子的月饼甜还是甜日子的月饼苦”这个题目,很多人都会感觉到迷惑。还会有苦月饼么?苦月饼倒是没有(至少我是没有吃过),只是一个比方,日子过好了,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也少了,自然象征着团圆的月饼也就没有那么有滋味儿了。
小时候日子说不上苦,虽说很穷,但是过得还是很快乐的。说过去日子苦的,多数是站在今天物质比较发达的层面评价过去,那个行为类似于戴了一副有色眼镜。但是我们又不好表达过去那样物质匮乏年代的状态,也只好跟着用一个“苦”字来概括了。过去的日子,我们还是很重视团圆,家庭团聚也是一件很大的事儿,所以在那样的日子里,月饼说不上多好吃,但是至少是甜的。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重视传统节日,就连春节的年味儿都淡了,更不必说中秋节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月饼除了一个漂亮的盒子,就更少有人关注它的内在了,也就不用提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了。
关于月饼,我还是有些事情可以谈谈的。
与家人团圆是幸福的
至从读高中,到了县里,八月十五中秋就开始不与家人一起过了。其实老家对于节日的看法与整个东三省都差不多,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是饺子,其它的才是代表节日的食品,如八月十五的月饼,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初五的粽子等等。恰好饺子也是代表了团圆,不知道这个含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在我心里那已是根深蒂固。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人,那种对孤独感的耐受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这并不代表成长。因为当自己回到家,与家人围坐进餐或者交谈,都是打心眼儿里的放松。
高中、大学、研究生,想想是很多年的光景,可能有的朋友比这个还要长。我们的人生确实没有那么多个那样的年头,所以还是好好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光是中秋节,还有其它一切能够代表着团圆的时刻。这话说得有点儿鸡汤的味道,怎么讲,有些时候如果先入为主认定了的东西就很难改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建议,有的人看到了会产生共鸣,有的人看到了会嗤之以鼻。就像《道德经》里写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这不是道,我这是婆婆妈妈磨磨唧唧唠唠叨叨的一些呓语罢了。
月饼总能勾起我们的思乡情
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食品,月饼也不例外。比如说我的家乡。老家的中秋节月饼是手工月饼,粗糙但是有乡味,也有香味。包装是看起来就很低档次的塑料皮子,一包里装五块月饼。月饼皮吃起来感觉有些酥,月饼馅儿有糖、核桃仁还有极具代表性的“青红丝”。小时候还是挺喜欢吃里边的青红丝,吃起来有点儿甜,也有点儿酸,有一点儿筋道。其实所谓的青红丝就是桔子皮丝,食物色素染成青色或红色,然后用糖水浸泡一下。现在月饼礼盒都很精致,即使没有礼盒,看起来整整齐齐的月饼一点儿都没有掉渣,简直没有灵魂。吃起来也是又腻又甜,大概是提醒吃的人,这是月饼,不是干粮。
小时候自己家做过月饼,我也玩儿过那个月饼模子。那个木头做的月饼模子还是很精致的,里边雕的话也很精美。但是自己家做好了的月饼却总是走了形,看起来怪怪的。也在亲戚家吃过内蒙人(大概是托克托那个地方)自己家做的月饼,又是不同。他们用油和面,不加一点儿水,然后加入糖。我感觉这类月饼更香甜,只是吃不了几口就饱了。翻来覆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月饼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点,而这个特色却伴着我们长大,无论走到哪里,当思绪的大门打开,它们都会勾起我们的思乡情。
那个难忘的八月十五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年中秋节陪着爸爸去地里收萝卜。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呢,是因为那个中秋节自己牙疼得厉害,什么都吃不下去,更不要说月饼了。那个时候老家的“土”月饼不知道为什么,皮与馅儿总是会“离骨儿”(分离的意思),我只能尝试着吃些皮,酥酥的,基本不用牙。那馅儿,尽管里边带着青红丝,但是我也无可奈何,实在是咬不动,一咬牙就会抗议,然后回敬我颜色。虽然没吃到多少月饼,那个劲儿自己还是换喜欢的。乡间的日子就是这样,挺平淡,却很有意思。具体后边起到了多少萝卜,早就没有了印象,但是月饼的这个事儿,估计这辈子都忘不掉了。
我们好像走了好远,现在该回到主题了。过去的那些所谓的苦日子,只要与家人在一起,也就不觉得苦了。因为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也是有甜甜的感觉围绕着我们,像极了月饼里的青红丝。而现今的甜日子,很多人好像都过成了孤家寡人。这样的一个人,喝再多的鸡汤,心态也很难放松下来。这种状态内心没有孤独感的话,那也真是神仙。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还是回到家人身边,吃几块又甜又腻的月饼吧。
(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