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使用Redis当缓存。
环境
pom.xml:
引入spring-boot的redis starter
创建RedisConf
(Ps: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如果使用的Spring-boot 2.x的话就用图中的方式编写。如果使用的1.x的话。只能Redis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 =new RedisCacheManager(redisTemplate);这样才行。)
如果使用别的缓存技术的话在,cacheManager上,需要返回别的XXXCacheManager的实体,这里直接少redis的,别的缓存技术需要引入别的springboot的starter。
使用详解
然后设置完成后,需要在对应方法上添加spring-boot的注解。
@CacheConfig
@Cacheable
@CachePut
这里只介绍这三个注解。
@CacheConfig
这个注解可以设置4个字段
cacheNames:要在注释类中定义的缓存操作要考虑的默认缓存的名称。
cacheManager:如果尚未cacheManager设置,CacheResolver则用于创建默认值的自定义的bean名称。
cacheResolver:要使用的自定义的bean名称。
keyGenerator:用于类的默认bean名称。
这里只介绍cacheNames的使用,其他的希望各位同学自行查看源码。
cacheNames就是存入缓存的名称。CacheConfig注解是一个类级别的注解只能注解在类,cacheNames是一个数组,可以设置多个key名称。
@Cacheable
这个注解有9个字段。其中部分与CacheConfig重复,如果在这个注解中设置重复字段,则按照这个注解为准,会覆盖掉CacheConfig设置的重复字段。
cacheNames:要在注释类中定义的缓存操作要考虑的默认缓存的名称。
cacheManager:如果尚未cacheManager设置,CacheResolver则用于创建默认值的自定义的bean名称。
cacheResolver:要使用的自定义的bean名称。
keyGenerator:用于类的默认bean名称。与key()属性互斥。
value:和cacheNames相同作用。
sync:此注解的并发策略,如果多个线程正在尝试加载同一个键的值,则串形基础方法的调用。默认是false,如果设置程true,为并行调用。
condition: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SpEL)表达式,用于使方法缓存条件。可以进行部分设置来控制实体是否需要缓存。可以为空,返回 true 或者 false,只有为 true 才进行缓存
key:用于动态计算密钥的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SpEL)表达式。可以和condition一起使用,缓存的 key,可以为空,如果指定要按照 SpEL 表达式编写,如果不指定,则缺省按照方法的所有参数进行组合
unless:用于否决方法缓存的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SpEL)表达式。
key:就是缓存存入的key,也就是redis中的key
默认key生成:
默认key的生成按照以下规则:
- 如果没有参数,则使用0作为key
- 如果只有一个参数,使用该参数作为key
- 如果又多个参数,使用包含所有参数的hashCode作为key
ex:
sync:
在多线程环境下,某些操作可能使用相同参数同步调用。默认情况下,缓存不锁定任何资源,可能导致多次计算,而违反了缓存的目的。对于这些特定的情况,属性 sync 可以指示底层将缓存锁住,使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计算,而其他线程堵塞,直到返回结果更新到缓存中。
在官方文档中有如下:
如果多个线程正在尝试加载同一个键的值,则同步基础方法的调用。同步会导致一些限制:
1.unless() 不受支持
2.只能指定一个缓存
3.不能组合其他与缓存相关的操作
这实际上是一个提示,您正在使用的实际缓存提供程序可能不会以同步方式支持它。有关实际语义的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提供程序文档。
只需要设置一下为true就可以成为并行(一般在集群或者并行计算,需要高一致才使用。)
condition:
与less相反。condition后面的表达式为true,才会执行缓存,less后面的表达式为false,才会执行缓存。
总结:@Cacheable如果redis中没有缓存,执行注解下的方法,完成后保存缓存。如果redis中存在缓存,直接获取缓存返回。
@CachePut与@cacheable属性几乎相同。区别是作用,cacheput不管怎么样先删除redis中的缓存,后续再保存缓存。
@CacheEvict:
这里只介绍allEntries与beforeInvocation
allEntries:是否删除cachenames相关所有缓存
beforeInvocation:是否在方法执行前删除缓存。
beforeInvocation这个一般会用在保证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的时候会设置成true。(个人理解)
总结:
@Cacheable一般会用于数据保存,@cachePut一般会用于数据更新,只要他标示的方法被调用,那么都会缓存起来,而@Cacheable则是先看下有没已经缓存了,然后再选择是否执行方法。@CacheEvict一般会用于删除数据。用来清除缓存用的
参考:SpringBoot源码,SpringBoot官方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