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金,32银,18铜。2021年8月8日,中国奥运代表团结束东京征程,创造佳绩,凯旋而归。在赛场上,国歌一次次响起,国旗一次次升起,这是属于我们的荣耀时刻。
今日之奥运,绝不仅仅意味着金牌。圣火的点燃,是一代又一代奥运健儿们披荆斩棘,踏浪前行;是一种必胜的霸气与野心;是纯粹又炽热的体育情怀;是疫情当前互帮互助的温暖与大爱;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无数的中国人,守在电视屏幕前,似乎比运动员们还要紧张激动。眼神随着球起球落,有时恨不得冲进屏幕,把那不慎滑落的球给吹回到运动员的拍上;心脏随着体操运动员飞出去的身影倏尔收紧,又在平安落地后拍拍胸脯,把心放下。不少人自嘲道,一个奥运会快把心脏病,高血压给吓出来了,更是有人自附上“看啥啥输”的毒奶体质,开启了只刷结果的“一次元奥运模式”。
“国乒人均喜剧人”的词条在奥运期间连续多日占据了热搜,龙獒蟒三剑客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对象。张继科虽未上场,但打着瞌睡比赛的旧梗又被人们重新提起,许昕的“老乡,奥运村怎么走”的动图表情包成为了每日的笑料,龙队夺金后的可爱比心再次激起了一众少女心,甚至是场外的刘国梁指导也被赐予爱称“刘胖”。从这一系列的关注来看,国民对乒乓球的热情,喜爱以及期待,作为国球,它比任何一类比赛都更吸引人们的眼球。
比起喜剧效果,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的努力。属于国乒三剑客的时代已然辉煌,回首望去,一路崎岖早已繁花相伴,最后,今天的我们送这一代传奇掌声与鲜花,看他们满载荣誉的落幕。我们敬畏,前浪依旧耀眼,后生从不畏惧。
我们看到,老将仍驰骋于赛场,零零后新生代也已登上舞台,正如解说里那样“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旭日东升未来可期。
零零后一代已然慢慢长大,正以他们独有的可爱方式“出圈”。清华学子杨倩,一枪射落奥运首金,讲解员激动的声音传来,电视机前的我们也为之欢呼,“沉稳”是她的取胜法宝,而可爱的小黄鸭发卡,臭美的粉红美甲以及领奖台上的“比心”是她这般年龄的真实写照。十七岁的陈芋汐和十五岁的张家齐,跳水台上轻轻一跃,像两只灵动的海豚在水中嬉戏般自由,“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轻松地将金牌收入囊中,赛后更是有想要芭比娃娃作为奖励的超萌出圈点。还有十四岁的全红婵一跳成名,“小魔王”孙颖莎“杀气腾腾”4:0战胜伊藤美成,闯入决赛,会师陈梦。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将,在赛场上绽放着青春,书写着鲜艳的绘卷。
总看到说今日的零零后已经褪却了青涩,开始独当一面,但其实不然,他们的脸上仍是稚嫩,满满的胶原蛋白之上,多的不过是必胜的坚毅与勇气。
无论输赢,每一场比赛都值得欢呼,每一位出征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
相信今年的女排比赛,我们看得同样的难过与心疼。当三战三负的成绩亮出,最初是愤怒与不甘的。中国女排被我们捧上了神坛,我们觉得她们是战无不胜的英雄,所以我们难以接受她们的失败,可赛场上哪有什么常胜将军,我们又凭什么根据比赛的输赢否认她们的努力。我们应该清楚,对她们训练成果“指手画脚”的不该是我们,而是教练。我们能提供的,仅仅是最热烈的掌声和最真挚的呐喊。
愿我们,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斥责。
我们喜欢的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夺下的一块块奖牌,更是背后为了奖牌浸透了血汗的他们,还是一个个生动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真性情的他们。
二零二一,你们在东京。空荡荡的场馆听不到我们的欢呼。
二零二四年,我们去巴黎释放野心。希望那时是人山人海的狂欢,在浪漫的街头,邂逅再一次奥运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