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毒” 有“阅”为“药”
疫情之下 文学女青年丁小猫的30天
2020年春节,是个非常特别的春节,被新冠肺炎笼罩下的祖国“生病了”,为了不让“病情”蔓延,她的子民们超级团结,过了一个“不走亲访友、不聚集聚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春节,就连春节后本该收假上班时,也只能居家办公。
群像之下,总有一些人能够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除了人们歌颂和褒扬的医务工作者,还有那些会“阅读”的人,无论外界多么纷乱,他们都有自己丰足的精神世界,就像毛姆所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这之中,包括文学女青年丁小猫。
在这神奇的30天里,小猫与张爱玲、王小波、海伦、泰戈尔、李清照等海内外不同年代名家跨时空、跨地域“相遇”“同行”,相谈甚欢。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丁小猫头一歪,心想:“这个比喻蛮有意思的呢,要是换成其它,不知如何?”于是,她试着把比喻的“蚊子血”“明月光”和“饭黏子”“朱砂痣”换成其他对象或者物品——白衬衫、名画、苍蝇、雨伞……发现都不能传达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就绝了!而且还发现,这个关于“白”和“红”的比喻也很有趣,“蚊子血”“饭黏子”是写实的,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基本可以说随时与你共存了,用来比喻一起生活的妻子,即相看两生厌又不可或缺;“明月光”“朱砂痣”是写虚的,一个是柔柔的月光,一个是心口的一颗痣,这颗痣早已上升到了精神上,毕竟是心口上的而不是其他地方,用来比喻爱而不得、若即若离的情人,绝妙!不愧是年少成名,小猫从张爱玲这里学到了文字比喻的精妙,绝了!
告别张爱玲,又无意间“看”到王小波给李银河的信: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时祝福那鸽子的飞翔。你也飞吧,我会难过,也会高兴,到底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让人不由得唤起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都说爱一个人是自私的,想要拥有他(她)的一切,可是那是真的爱吗?爱到骨子里的爱是什么样的呢?——是只要你过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小猫想起了自己做为榜样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少安面对深爱的润叶,却因为自身条件所限,非常痛苦的选择了分手,因为在他心里,润叶的条件值得拥有一个更体面的男人做丈夫,而不是嫁到自己烂包的家里吃苦,是看不到头的苦。所以,小猫听到了王小波内心的诉说:他是不舍得的——难过,他又是期待她过得更好的——高兴,那中间的一片灰色地带(内心的煎熬)只有自己舔伤了——到底会怎样我也不知道了(得与舍的纠缠)。此处,小猫学到了“最动人的文字就是如实描写自己的感受。”
赶紧把王小波的信放回原位,来到了作家史铁生与他朋友的谈话“现场”,史铁生问他朋友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朋友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史铁生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史铁生的思考也使小猫陷入了深思,回想起自己的“写作初心”,不得不承认,没有一个人可以剥离亲情的牵绊,那些五花八门的写作初心里,往深里追溯,都是为了一份荣耀,一份可以让亲近的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荣耀,我们想做出一份骄人的成绩给别人看,但最终,连同这份荣耀一起,只有最亲近的人认可了并为此感到此骄傲和自豪,才是我们内心最大的安定与满足。
史铁生用压抑的氛围和细节描写的文字表达也是小猫学习的榜样,让读者有一种感受式的阅读,达到共鸣。
刚从亲情的牵绊中抽离出来,小猫抬眼一看,自己竟然出现在美国北亚拉巴马州一个小镇上,这里是著名作家和演讲家海伦的故乡,像电影一般,小猫随着海伦一路走来,“看”着她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为海伦开始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时的无助而心痛,也为沙利文老师来到海伦身边,并带她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开心。“看”到海伦历尽艰难困苦,终于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猫也跟着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并且,也“看到了”海伦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成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还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连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也评价说:19世界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凯勒!
从海伦的世界走出,小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海伦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创造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用爱心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
这神奇的30天里,丁小猫不仅与名家隔空对话,还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同侪,因为这是一个学习营,得到APP签约作者帅小冰用她干货满满的课程把这一群爱阅读、爱学习的人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虽然地处天南海北,却神奇地聚焦在了同一堂课、同一个微信群里,还做起了“同桌”,达到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他们一起学习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以令人不觉察的小变化小习惯进行积累,精进自己,毫不松懈。以“读”攻“毒”,用读书对战病毒,每一个弱小的个全突然间都变得无比强大;有“阅”为“药”,有阅读为自己铸造起一层层保护,有“解药”不怕“毒”!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