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谎言

打开抖音,关掉;打开微博,关掉;打开小红书,关掉。

再次深觉无聊,又打开抖音,漫无目的地刷着短视频,过一会儿再去逛逛微博,周而复始,时间转纵即逝。

我总在问自己,这些千篇一律的内容有什么值得看的?

只是,道理都懂,却死性不改。

儿时,我生活在“快乐教育”的谎言里;长大后,我遨游在“快乐手机”的世界里。

手机带给了我什么?拿起手机,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颓废感包围着我;放下手机,又觉得一切正常。

我相信,“手机的利弊”已经成为了各种考试久经不衰的一大话题。我们总为自己的无能找各种理由:手机可以查资料,手机可以增加和朋友的感情……

只是,我们的自制力真的能利用好手机的“利”吗?需要每天在网络上聊天才能维系的感情真的有必要继续吗?

我思索着,好像什么都懂了,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

偶然间,我记下了这么一句话: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到任何差别,三天看不到任何变化,七天可以说也看不到任何距离。但是一个月后会看到话题不同,三个月后会看到气场不同,半年后会看到一定距离,一年后会看到人生道路不同。你继续堕落下去的话,你的天赋就会被全部收走……

本应充满朝气的年纪,却为了手机自甘堕落。

于是,我与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就像时光隧道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将我吞噬。

某日,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套六级题,也仅仅是因为手机放在远处,没有对我造成干扰。

在没有手机的练题时光里,我就像个小偷,偷走了享受的生活,也偷来了认真自信的自己。

做完阅读题,我便开始条件反射地寻找手机。拿起手机,我再没有动过笔。

我们总说手机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总认为自己没有手机瘾,这种局面仅限于我们放下手机。

一旦拿起手机,我们的自控力在它面前一文不值。

不仅是年轻一代,就连我们的妈妈辈也深受手机的毒害。

我的妈妈,按年龄来说也算步入中年了,却还是因沉迷抖音而熬夜到凌晨。

外出旅游时,她宁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也要制作数不胜数的视频发抖音和朋友圈。

那几天,我一定会被她的朋友圈所刷屏。

手机毁掉的不仅是时间,更有属于年轻人的精气神。

我们不是天才。作为一介普通人,只能脚踏实地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人生。

没有自制力,没关系。有拖延症,也没关系。放下手机,远离手机,恶习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宁愿完成任务后轻松玩耍,也不浑浑噩噩愧疚悠闲。

生在二十岁的美好年华,不应当为一手机而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自智能手机兴起,我们便被它束缚着。上至老年,下到孩童,无一幸免。

谈起最近的新闻,我们诉说着在微博热搜看到的事件,以及在抖音刷到的热门视频。

它们围绕着我,我也沉迷于此,还美其名曰自己有认真了解新闻。

话又说回来,真要有这心思,看新闻联播岂不是更好?

毁一人而不自知可怕,毁一人而自知更可怕。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再颓废,也知道自己有拖延症,行动力弱。

我很清醒,清醒地堕落,尤为致命。

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洗把脸,与手机来局“捉迷藏”。它藏你捉,任务完成之日,便是它现身之时。

切记,别因一时安逸,毁了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