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宜居行星的定义,这仅仅是人类对我们已知生命形式的一种定义,通过现有科技手段发现的可能是类地行星的星球。同时宇宙中的声明形式是未知的,目前科学家所说碳基生物、硅基生物外、我认为还是有很多类型的,世界很大等待幸运儿去发现。
关于目前的航天技术的展望和思考:改善当前推进技术,可以很短时间到达,未来航天应该是空间跳跃、虫洞技术为核心,飞船正常速度不会和光速一样。推动力当然通过电力、核能转换为推动力的引擎也是技术革命的方向。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信息来源网络整理,同时我个人对未来充满渴望,期待。包括不久的未来的星际殖民时代!
氧气大气环境宜居类行星,基于我们人类及地球诸多喜氧生物,以下星球仅仅是通过大气颜色来分析可能是和我们地球查不多的星球,并不一定是所说的宜居行星。
一、格利泽581d
2014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家保罗·罗伯逊在刊发于《科学》杂志的文章中表示,科学家先前认为最可能存在生命的10颗“超级地球”中,格利泽581g和格利泽581d甚至连行星都不是。 [1] 2015年3月,英国学者表示在更加准确的研究方法的帮助下,已经确认“格利泽581d”的确存在。
距地距离:20.3光年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二、格利泽163c
信息比较少,据说是一个红矮星附近的一颗类地行星,有兴趣可以百度搜索下。
三、鲸鱼座T星e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四、格利泽667Cc
格利泽667C(英文:Gliese 667 C)是格利泽667(Gliese 667)系统中最小的恒星,其质量和半径只有太阳的31%和42%,跟格利泽667 A/B双星的距离在230 AU左右。它是一颗光谱型为M1.5V的红矮星。这颗恒星在3700 K的相对较冷的有效温度下,从其外层大气辐射出的亮度仅为太阳亮度的1.4%。这个温度使得恒星发出红色的光芒,这是红矮星特征。这颗恒星的视星等为10.25,绝对星等为11.03。众所周知,它有一个由两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有人声称最多有7颗,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径向速度数据中的相关噪声,这些说法可能是错误的。这颗恒星的红矮星状态允许任何行星接受最少量的紫外线辐射。
距离:22.7光年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五、开普勒22b
开普勒-22b(Kepler-22b)是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计划于2011年12月确认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距地球600光年。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截止2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
距离:600光年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六、葛利斯581d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一颗新类地行星,行星编号为葛利斯581d,位于离地球不远的天秤座,质量约是地球的5.5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5倍,或8倍),大小是地球的 1.5倍。它围绕距地球大约20.5光年的编号为吉利斯581的红矮星旋转,距该红矮星的距离大约为地球距太阳距离的1/14。由于红矮星比太阳小得多、暗得多,也冷得多,科学家推测,这颗新行星的平均温度大约在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左右。在这种温度条件下,水可以保持液体状态,也比较适合生命生存。2011年5月中旬,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
距地距离 约20.5光年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七、开普勒-452b
开普勒452b(Kepler 452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发现的外行星, 直径是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距离地球1400光年,位于为天鹅座。
这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八、开普勒-186f
开普勒186f(英语:Kepler-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该行星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恒星旁发现的适居带内半径与地球相若的系外行星。NASA 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以凌日法侦测到开普勒-186f和另外4颗距离母恒星更近,且半径都稍大于地球的系外行星。天文学家耗时3年分析资料找到了开普勒-186f存在的讯号,最初于2014年3月19日在研讨会上报告这项发现,并且在当时有部分细节在媒体上报道。相关发现的论文发表于期刊《科学》后不久于同年4月17日向社会大众全面公开。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九、开普勒-438b
十、开普勒186b
十一、开普勒186c
注:太多了,百度搜索下吧,就不一一整理出来了,最起码要有好几百个。
不同大气,与温度形成的其他循环大气系统,如低温星球上液态氮气形成的氮气循环系统,同样也能诞生生命。【我们地球相当于对外星人来讲是一种h2o的这种气体的大气循环系统,这样的思考方式得出】
氮气循环大气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一、土卫六 泰坦星
土卫六(Titan,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后发现的第一颗卫星。
距离:太阳系内
来源地址:百度百科
其他类型宜居行星、如低温下其他气体的气液固的循环,或高温下的固液态的循环系统都可能会存在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生物,这一定是不足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