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没有给学生用的食堂。我们的午饭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回家吃或者是父母把餐食送到学校,然后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吃饭。那段时间又正好是营养午餐政策推行的时期,所以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是可以选择在教室里统一就餐。
我父母是老师,然后学校离家还是挺远的,所以他们没有时间给我送饭,我也不能回家吃。因此我就搭在二年级的教室和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吃那。一开始,我一下课就会去教室和他们一起吃,坐在那没人的位置。
吃饭时的同桌很霸道,吃饭也特别快,因此老是嘲笑我,甚至还会来瓜分我的食物。可是我一向吃饭都是超慢的,觉得我没有必要那么狼吞虎咽。在心理学上可能是因为我的口欲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因此对食物的追求就没有了那些特别的追求。所以现在的我也不怎么爱吃零食。
渐渐地我就把老师给我盛好的饭菜端到自己的教室吃。可是我发现这样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我端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吃好了。有一次还吃的特别慢,我下去还盘子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好了。
我站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纠结到底要不要拿进去呢,我害怕。我害怕被比我低年级的小朋友嘲笑。 最后就把餐盘扔在了教室的门口逃走了。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还是挺懦弱的,那时的行为好好笑。
这件事应该来说是我能记忆起最初的有点小懦弱的事情。我唯独能选择的就是哭泣,我不会和他拌嘴,觉着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因为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你要成为一个好孩子,要有好成绩,要懂得分享,要善良。打架骂人就是坏孩子的表现。
在我们的心里也觉得,嗯,爸爸妈妈说的对,我也要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我们拼命努力学习,尽量不发脾气,永远在父母面前努力成为一个好孩子。
课本上也好还是影视上,总能听到很多关于青春期的事情,离家出走啊什么的。但是当自己成年了,接触的那些小伙伴都说自己好像没有青春期。我身边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也没有什么表现。包括我,曾经也问过我妈,我青春期的时候干了什么。我妈淡淡地说,你好像没什么变化。
在我们经济不独立的时候,在我们依旧渴望得到爱的时候,我们会害怕失去,我们会努力成为父母老师眼中那个他们喜欢的模样。因此我们不会表现太多,青春期无非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情窦初开谁来管和父母的事情。
不管是自己小时候还是长大了,总可以听到家长在介绍自己孩子的时候说:“我家的孩子,很内向,不大爱说话。脑子还是挺聪明的,就是有点懒,做作业凳子上坐不牢”。
回家了,父母口中就充满了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说:“你看看,因为你,我辞职专心带你。或者说因为你,爸爸妈妈努力工作,那你也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好孩子。”
当然也有那很通情达理的父母,像我妈。但是虽然他们口中不说出来。但是那表情也完全告诉了你,这一次考得好差,要努力啊。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也就不愿意再去说话,我听话,我文静,爸妈也就不会骂我。这一系列的陈年旧账不会翻出来,也就不会吵架了。
小时候的我们压根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小学时做那苦逼的奥数,初中一个方程式就解决了。高中那什么数学,大学一个矩阵解决了。高中朝五晚十的生活,我依然不知道为了什么?为了那名牌大学梦?内心深处只知道要有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父母和老师控制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让老师和父母有了一种炫耀的资本。
认识的一个上初中的小男孩,小时候的他简直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也因此父母一直在教育,不能这么吵,要安静,要安静。每天要做多少作业,每天只能看多少时间的电视,的确后来的他越来越像是一个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现在他妈妈还解释说:“他啊,现在还没长大,还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自己真正长大了也就会认真学习,不用监督了。”
而现在,遇见他,人高马大的他却不在怎么爱说话,说话也是短短的几句,带着一点没使上劲的气息,带着一股满满的不相信自己,自卑的心态。如果就两个人,他还是挺能说的。他妈妈如果在,他基本上不问就不说话,而且说也就一个“嗯”。如果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一句话都没说。宁愿一个人待房间做作业,这样还能得到表扬。眼神中总想知道别人的事情,总会跟想着跟别人去比较,总看到别人的好,而内心却很不快乐。
李娜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很自卑,不是因为这一些成绩,而是当站在顶峰的时候,害怕失败。她害怕的不是失去大家的喜欢,而是父亲的指责。自卑的人往往会通过另一种东西来掩饰自己。所以他们往往有成绩,因为他们能忍气吞声,他们想要完美,因此会选择默默付出,但是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并不快乐。
当我真正长大了,离开了那所谓苦逼的高中,迈入了大学,走入社会。我才意识到,我要从一个我只是一个你们可以拿去比较拿去炫耀的孩子到我想让我可以成为你们炫耀的资本。当有了这种思想,你就不再自卑,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想要得到爱而委曲求全的选择。
我没有别人那么庆幸在高中时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现在知道也来得及,我有努力的资本,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生活。
长大后的我们会更爱父母,会觉得我们的努力可以让父母有炫耀的资本。但小时候的我们除了抱怨,只有抱怨,自己和自己抱怨。那到底什么是自卑?非自信?非自负?还是它的定义,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感情。
而我觉得小时候的事情在潜意识里越长大越明显,渐渐地渗透到你的言行举止。这种表现,便是自卑。在现实的生活中,你会害怕去交流,总是会想起以前自己说错的某句话或做错的某件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到现在还是会自责,会有挫败感,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就能成为自己心中永远无法抹掉的一道伤痕。所以慢慢地不愿意再主动地去交流在陌生的场合。
在人群里,总希望自己是中心,如果发现焦点被别人抢去,干脆不说话了,默默地待在角落。生活中总有人特别愤青,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抱怨,往往这个人的内心深处是自卑的。而且这是从小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