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

一萼红·冷篱东

冷篱东。想灵均去后,托物峙寒空。
耻附雕栏,甘栖石罅,来续九畹遗风。
伴兰芷、分香萧瑟,纵行微、犹自寄深衷。
别样神形,岂关帝力,浑是天工。

凭仗孤贞省识,信骚思未已,仙籍能通。
众木凋伤,疏茎挺秀,逸姿独在秋丛。
待身朽、芳魂不散,入清商、万壑访霜松。
合见月明泽畔,还酹离踪。

灵均是屈原的字,需了解屈原及其代表的精神(忠贞、高洁、忧国、不屈),否则对于全词的立意就失去了根基。

九畹遗风:《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九畹”指大片种植兰蕙之地,象征屈原培养贤才、追求美政的理想。此处指菊花继承屈原高洁品德的遗风,不了解《离骚》此句,则无法体会“遗风”。

骚思:指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忧思、忠愤和高洁情怀。需要理解“骚”作为楚辞代称的文化内涵。

仙籍:指仙人的名册,拟或清幽之境。

“泽畔”、“离踪”:“泽畔”指向屈原被放逐后“行吟泽畔”的经典形象。“离踪”指屈原离开时行迹遗踪。

耻附雕栏,甘栖石罅:写菊花习性,象征屈原(及士人)耻于依附权贵(雕栏),甘于在困境(石罅)中坚守气节的精神。

别样神形,岂关帝力,浑是天工: 表面赋菊花天然之美,实则强调其品格源于自身禀赋(天工),不依赖外在恩宠(帝力),引用屈原“重之以修能”、“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表达内美自修的思想。

万壑访霜松:“霜松”是另一个傲寒不屈的象征,菊花凋零后的“芳魂”跨越千山万壑去寻访“霜松”,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共鸣与追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