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卧槽,这个月又没发工资。
已经持续半年没发了,这家单位的员工怎么一点怨言也没有,全是自费加班?
而且,上月老王连续通宵了三个晚上,血管爆裂送ICU,没救过来。老王挂了之后,大家伙加班反而更猛了。
这是我写的导语。
我也就这个水平了,估计编辑看了会直摇头。
而且班班老师根本就没点评我。
如果说没有点评到我只是我的运气不好,那么所有人都没有点评到说明了什么?
所有人都运气不好还是?
说好课上随机点评几个学习群里的人的作业,结果只点评了一个,还不是群里人的作业。
点评的倒是挺好。这案例应该是早就「预谋」好了的案例,老师可能讲了不下几百遍吧。
1
说了件什么事呢?
就前两天。我报了一个写作班——Z乎的短篇小说超新星计划课程。入门课总共就两节,周日和周一晚上7:30。时间上安排还算ok。并且订单看起来像是官方正版商品。
价格为0,因此这课程几乎是免费的。
我当然知道,免费的东西最贵。
而且我都能知道第二天的最后一定是卖课,但还是想听听他们后面是如何「割韭菜」的。我只要守住底线,一般问题不大。
既然是官方正版,Z乎也算是一个大公司,比较正规。并且加好友后也没有那种强制推销的厌烦感。
入门课是一位叫慕易的老师(不是穆念慈的爹哈)。
穆易:此人和我的化名听起来如此这般相似,我姓杨,大概他也姓杨吧!
这位慕老师说话风趣幽默,但又透露出在业界老油条的油腻感。尽管他一直在克制不让自己太过油腻,并且对新人小白们很客气,也很会带节奏,小白们都评价很好。不过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江湖气是遮也遮不住的。
我觉得,如果你和他混熟了,他一定是那种能指着你鼻子骂到怀疑人生的人。而且被骂了,你还要觉得荣幸。
下面还是称「小白」为「傻儿子」吧,包括我。
这样听起来更加诙谐幽默。
2
给傻儿子们上的课程也很简单,第一天介绍短篇小说和行业状况,全员试炼导语设计;第二天,7步故事法,卖课。
开篇就是我写的导语。类似网文的黄金三章,即开头是有套路的,要一下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去看别的文章了。
他说,现在的编辑是以「貌」取人的,导语是文章最初呈现给人的样子。俗称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很差,基本上就pass掉了。
好的导语要「三有一反」——有悬念、有内涵、有情绪、反常识。
嘿,文人就喜欢总结归类。
这类课程,对于傻儿子来说很容易亢奋,给人一种错觉,稍微扶我一下,我又行了。我网上一搜,教程一大堆。0元嘛大概率就是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但,没人特意指导你,傻儿子们哪里懂得。他这么一说就都懂了。
隔行隔山,一些专业术语还真要师傅带进门。
说说收费的部分吧。
一、行业壁垒。
俗话说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原价69XX减3000,39XX到手,是不是很良心?
课程我觉得都是次要的。
某宝上一搜一大堆10元左右的,又多又全,而且人家商品标题就是「39XX小说写作课程」。
他们说,这个课程是官方课程,你买了之后就有业内某大咖作家对你一对一指导了,并且这个大咖作家要放弃手上所有工作,只能指导你。手把手喂饭,从零开始教,一遍遍教,教到会为止。指导你写作,并且保证让你修改到可以过审。
而且你具有永久内投资格!
什么是内投?
俗称「走后门」,你的大咖作家老师都是圈内人士,或许他就是编辑,稿子不用排队,直接给编辑看完没问题了就直接发表,过稿很快,直接签约。
等于是,皇帝家的傻儿子,他身边全是他老子的人,干什么都畅通无阻,通过率肯定是100%。
对应内投的就是「海投」。
「海投」这个名词我才刚知道,涨姿势啦!
海投类似海选,先发表,然后可能火了之后(数据不错)会被编辑看到,编辑从一大堆网络素人的文章中挑出不错的,联系这个素人签约。
对了,签约是平台对你作品签订的合同,之后发表在平台上有阅读,平台有收益,你也就有收益。
「海投」,按班班老师讲就是大海捞针,签约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肯定是夸张了,片片傻儿子嘛,不然课程看起来就不高大上了。
你买我的课,你获得的是100%签约机会,又有大咖作家帮你改(写),后面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要是不买?对不起,靠你个人努力没P用。
你压根都不会过稿,没有编辑会找你,写也是白写。
这就是行业壁垒。
你若相信他说的,意味着靠个人努力完全不行啊!那么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直接放弃写作了,因为靠自己,成功的概率是0,BC才会干。要么干脆就报课,大不了被「割韭菜」。人傻钱多,万一成了呢?
二、是否「割韭菜」?
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1)假设他的承诺都是兑现的——大咖作家放弃手头的一切一对一指导,喂饭式写作,从此编辑也是自家人,永久内投资格。
这么好的资源,就为了成就39XX的傻儿子的作家梦?
那这个39XX也太TM值了。
那大咖作家为啥不自己写?哦对了,傻儿子的文章实际上也是大咖作家写的,无非是允许用了傻儿子的署名。
那么,文章是大咖作家自己写的,赚了钱还要全部分给傻儿子。
好像不大合理啊。
傻儿子再牛逼,总不会在短时间内超过训练有素的大咖作家吧。难道他们认为大咖作家自己写还没有傻儿子写得好?
再说,你选傻儿子是没门槛的。这是一门小白课,看,连我都混进来了。不乏很多人傻钱又多的,也必然是人傻钱多的加入进来。
既然傻儿子们良莠不齐,怎么能快速培养起优秀的作家?
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你们的理论——是个人就能成为作家么?
那「海投」那帮人算什么,人都不是吗?
注意,39XX可是买断的,等于一个加盟费。意思是首先必须用39XX这个敲门砖打入他们作家系统内部,后面写作才是有效的。否则,像我天天写,就真是连「为爱发电」都不如。
因为没有爱。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那39XX可算是反向「割韭菜」了。
可能这么好的事儿吗?
(2)局部兑现,或不完全兑现。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
平台要赚钱,卖课团队要赚钱。
为了培养作家?这么高尚的理由?
如果真要兑现这么一大堆承诺,我这个外行看起来都觉得明显是赔本的买卖。所以我觉得大概率是不会完全兑现的。
比如大咖作家,可能就是他们公司里的小小实习生,大概培训一下,对外开始表演「大咖作家」这个身份。
不论是大咖作家还是编辑,目前的职责就是帮傻儿子们看稿嘛,看稿肯定是有一定套路的。就和我们一般的公司一样,产品审核也是有套路的。
俗称,标准化。
标准化会列出各种各样的要点12345,表演「大咖作家」的实习生按照要点进行审核就可以了,毕竟熟能生巧。满足的打勾,不满足的打叉退回去修改。
然后话术嘛也可以标准化。应对傻儿子们的提问。
要降低成本嘛,不然39XX怎么能够包得住?
内投资格这个可以是真的。
但换做我也可以这么操作。
内投我肯定就让你过审了。这不就是编辑的一句话嘛!虽然标准化罗列了12345,但是文字这玩意儿很主观的,只要看得过去就过了呗。
然后我就和你签约,把你的狗屁不通的作品投向市场。
如果市场反响好,那么我赚大头,你拿稿费。我还可以趁机宣传一下,某某某傻儿子学员,每个月都有收入,而且还不错。你们看,这还是比较中不溜的水平,如果头部怎么怎么样,月入100万的都有呢。
是不是很心动?
我承认有月入百万的作家,但不会是你!并且你的天赋和努力,变成了他人炫耀的资本!
如果市场反响不好,那就让这个作品湮没在市场中。反正是没人看才不赚钱的,跟我也没半毛钱关系。
不用我亲自动手,让市场淘汰你!
后面傻儿子肯定要来问,为什么我发了这么多作品都没有赚钱呢?我都按照你的要求照做了,不是说包赚钱吗?
这时,我就可以指着傻儿子的鼻子说,是你自己文章写得不好,不好好想想自身原因?你看我都让你过审了。那么一大堆海投的作者,他们连第一关过审都过不了,你已经比很多作者幸运太多了。有时间质疑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还不如细心的打造你自己的作品。再多练练吧!
对了忘说了,他们好像只负责前3篇的喂饭式改稿,保证100%投入市场有钱赚,之后可能就得自己吃饭了。喂饭的时候感觉自己行了,自己吃可能会暂时嚼不动了吧。
多来这么几次,傻儿子也就放弃了。
因为人傻钱多嘛,不会犯不着为39XX折腰。
那么,整体上算不算割韭菜?
我觉得好像也不算哦,你至少有了轻松过稿、签约和投放市场的权力,已经比别人赢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前提是在他们家的赛场。
但至于赚不赚钱。39XX可就管不了你了。
三、疑问。
之前说了,某宝上有相关教程,花一顿饭钱就搞定,算是免费开始吧。这样跟着教程,不用实体的老师可以吗?
我觉得还是很难。
一个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本身就很难,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是自己悟到的(天赋),也可以是通过别人点拨的(教程、高人指导)。但大量的练习,不论是天赋好还是天赋一般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总不能一直被喂饭,别人凭什么一直给你喂饭呢?
如果正如班班老师所说的,Z乎的短篇小说市场,资源都掌握在他们那群人手里。要想在这个平台有所成就,不加入他们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他们有一票否决权。
除非你的文章真的出类拔萃,市场反响超好,他们才会反过来邀请你。人都是慕强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你有利可图。
但傻儿子们除了39XX外,你有什么能让别人图的呢?
大概率傻儿子最终还是傻儿子,资质很平庸。
所以话说回来,小说写作修炼。虽然有套路可言。但还是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修炼。
我从某宝上某鱼上买来的教程,相当于是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不管他是《九阴真经》还是《铁掌水上漂》你都得练,殊途同归。但不修炼永远是没有用的。
自身修炼和花39XX修炼的区别,估计花钱会轻松那么一点点吧。
如果真的致力于在写小说上赚钱的话,其实区别不大,可能不花钱会错过一点红利吧。
但谁知道那个即便是官方的教程就不能「割韭菜」?官方也可以割啊!
有天赋有实力,再加上合理的套路,能让文章火爆。最后总有编剧来找你的。但这样可能也是个小概率事件的,毕竟写作之人太多了。
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但大多数人的天赋很平庸,应该通过努力能赚到饭钱吧?
39XX我是拿不出来的。
我在某鱼上下单了个2块多的。希望有点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加油!
02 读半小时书,盖上书本输出
(2024.9.24)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媒介代替书写媒介的批判性著作。
走向伯利恒。
我承认我在这点上属于文盲。
伯利恒是什么?
Bethlehem,耶稣的诞生地。巴勒斯坦的城市,犹太山顶部,耶路撒冷以南。
这篇讲述的是宗教的电视化。
「宗教不应该被电视化」。
这是作者的观点。宗教是神圣的,庄严有仪式感。人们身临其境感受环境的洗礼,达到心灵的浸染与熏陶。
而电视,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自带娱乐属性。
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它。
将宗教仪式采用电视转播的方式,名义上是布道和传教,通过电视上传教士的形象和宣讲,让更多的人认识宗教。
但。这个电视上的宗教和原本的宗教,已经变味了。
严肃没有了,尽管电视转播的画面很严肃,但是电视始终充斥着滚动的广告和商业化的元素。让人严肃不起来,因为人们只要一按遥控器按钮,就可以切换为世俗的频道(娱乐、球赛、新闻、影视等),使得电视宗教沦为可看可不看的电视频道之一(不在乎了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理论上,宗教的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吃喝,穿着不能太随意。而电视所在之处,什么情况皆可发生,可能在闹市,可能在餐馆,又可能在澡堂、厕所。以上的神圣感也都消失了。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TNND「亵渎神灵」。
再者,电视宗教中,主角是传教士,连耶稣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因为电视中的传教士是如此色彩明艳,让人们记住他。电视让人记住的是具体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并且,很多传教士会请很多明星、名流来充当虔诚的教徒。原因之一也是吸引更多的观众,达到更高的收视率。
毕竟,资本世界,这个能弄来钱啊。有钱的话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可以扩大规模,举办更好的宗教仪式。可以为了宗教,也可以为了个人。这样,宗教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得世俗起来。
今天就输出这些!
03 健身(含劈叉)
(2024.9.24)
①杠铃卧推。(30.0kg)8×5。
②哑铃推肩。(20.5kg)20×4。
③劈叉。做了。
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