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读书,可能现代人的阅读大部分被手机快餐式的阅读和刷朋友圈所取代。我可能是一个走在时代后列的人,不喜欢读鸡汤式的文字,不喜欢刷朋友圈。读书,就要读纸质书,我们能从印着黑字的纸上找到一些生命的迹象。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要读书?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读书比不读好。如果要问我有什么理想,我真没有多大的理想,仅仅是喜欢文字而已。我只不过喜欢自己胡折腾罢了,今天折腾一段国文经典,明天折腾几句格言。我觉得自己的前世可能是由文字幻化而来,否则怎么对文字如此敏感,前世我们一定是熟识的朋友。
因为喜欢文字,所以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阅读。不读书就如不吃饭,如果说吃饭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那么读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读书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会是一片荒芜,我们的眼界不够开阔,我们的见识有所局限。读然后知不足,有人说,你读那么多书又能怎么样?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读书真不能怎么样?既不能带来财富,也不能带来运气。也许今生只是想做一名安静的读书人,虽然有些浪得虚名。
日子越来越忙,读书的时间也一点一点减少。闲暇之余,总觉得翻几页书才踏实,它仿佛一位诚挚的朋友。书又是一位老者,在慢慢地向我们诉说着悠悠岁月。也许因为小时候没有读太多的书,所以把曾经欠下的都要补上。窦桂梅老师说,读书也是讲究缘分的。开卷有益,一本好书首先得遇见了,然后“开卷”,进而才能有益。至于有什么益处,因人而异,各取所需,益处或多或少,开卷的多了,益处也就多了。
有时候翻开一本书,即使看不进去,开卷总觉得心里能够踏实一些。就像做人一样,时常得像君子般坦坦荡荡,来不得半点虚假。读书是最不能欺骗的,你骗它多少,它就会以生活的方式向你回馈多少。我一直认为能够清净地读一会儿书,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可以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可以游走在别人的世界里,可以看尽历史风流,可以窥见未来星空。
我喜欢和读书的人交朋友,因为有些话我们只说一半,便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有些话无需多言。所以读书可以遇见知己,知己是什么,不用说就能明白彼此要表达的意思。读书可以解乏,在你困倦的时候,窝在沙发里读几页书,瞬间就会放下所有的疲倦,给精神一次沐浴。睡前枕边放一本书,即使在梦里也能踏踏实实。书可以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又是无穷的。所以,读书才是人类精神不竭的动力。
一个人读书,可以带动周围的人读书,周围的人读书,就可以照亮一片人读书。当我们都在读书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了不起,我们的民族就会了不起。有人说,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曾国藩曾说,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里,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里。所以,读书是一个聚集能量的过程。清朝萧抡《读书有所见作》:“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杨绛老先生说过,不读书,一个周都白活了。人生不过三万天,每一天都不能白过,所以日子再忙,工作再累,一定也要把书读起来,因为书中给我们了一双明澈的眼睛来瞭望世界。读书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丰富起来,读书的过程就是让时光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更有魅力的自己,更有光彩的自己。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