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散记

————写在四十岁那年

        新冠肺炎期间,孩子跟着父母在老家,老公在瑞士出差,每天上班后一个人在家的日子,得以静观。

        高晓松说人到四十才明白,四十不惑,不是指四十岁就都明白了,而是到了四十岁,发现不明白的事已经不想去明白了。可是,如果四十岁那年,明白了一些难以改变的事,会不会更深深的悲凉?或者更清冽的觉醒?

        人们沿着时间的单行道往前走着,随着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四十岁的人生,还有太多可能,人们,也可以继续更多尝试、细细体味。回望来路,前四十年在记忆的层层滤镜下,愈发美好而让人沉醉;而今,这一刻也会静静成为未来的回忆,越来越静美,我们只需静待这一刻成为过去;未来在团团迷雾里,慢慢清晰,缓缓沉静,散发着向光生长的力量。

        四十岁了呢,人生过半。

        儿时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很快被地理课打败,就像人类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胜败之诉,没有谁是谁的中心;少年时以为人生会有奇迹,转眼半生,都是庸常的日子;而后淹没在忙碌的琐事中,每天似打仗般匆匆,来不及关照自己的内心,甚至来不及照顾自己的身体。多年前浮躁中好友推荐了汪曾祺的书,被那种日常平和的幸福打动,微微一笑,心静了下来。几年前同样的好友推荐了李娟的书,理由是看了她的书能体会深深的孤独,苦寒之地绝望的孤独,孤独中的生命之光。然而我竟一本都没能看完,因为有些苦难以感同身受,也因为不一样的孤独。可能,现在可以再翻翻了……

        突然就很期待后半生的日子,那老去后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研究些自己喜欢的学问,虽然大概率无甚用处;做点喜欢的事,柔软前半生风火犀利的内心;独处或陪伴,慢慢走走看看的风景。可惜,前四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人生从来不按计划,唯一能规划的是坦然收下命运的每一个礼物,玫瑰或荆棘。无常才是生命最自然的状态,人类只需迎风感受生命之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终身学习》这本书中,提到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才能够过好自己的一生。 ...
    墨十三墨有殇阅读 500评论 0 0
  • 文/安敢心 你还记得吗?年少时的梦,是那么真实,那么美丽,现在呢,你像不像一个空壳,游离在一个你也不知道该不该呆的...
    安敢心阅读 620评论 2 51
  • 上了一个夜班。 五点天刚蒙蒙亮,室内有一台监控屏,监控着道口两端,像被遮住了一层纱,远处的高楼能看到有几户人家已经...
    5ab873c0e789阅读 4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