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追求是党员干部的精神底蕴和政治根基。唯有信仰追求坚定,才能始终坚守党的宗旨,坚守党的宗旨是对信仰追求最深刻的体现和诠释。对党员干部而言,坚守信仰追求既是一段“永恒的修炼”,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旅程”。心怀信念,方能致远。一旦信仰“罗盘”失灵,人生轨迹必将“迷失方向”“偏离航线”“误入歧途”,直至“丧失地位”“身陷囹圄”。
坚守使命,行动“步伐”一丝不乱。党员干部坚守使命,就是要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念念不忘在党旗下立下的庄严承诺。念念自省、常常自纠,警醒自己若沉迷于权力、迷失于利益,忘却了“为了谁”,必将误入歧途;忘却了“为何出发”,终将偏离航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体会组织的培养、教诲与信任,明白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深知权力既是“助力器”,也是“腐蚀剂”。要铭记“心有敬畏,方能行稳致远”的古训,将“敬畏”二字深植于政治“血脉”,自觉敬畏人民、敬畏职责、敬畏法纪。要有坚定的政治定力,始终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态度行使手中权力,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动、每一分部署都能依法依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坚守真理,他人“箴言”铭记于心。党风廉政建设容不得“旁观者”。党员干部须深知廉洁为公、贪婪为害的真理。常言道,树大招风,人自骄纵。若天降“甘露”,地必藏“陷阱”。党员干部的“弱点”藏于内心,务必常常自省,系好“第一颗纽扣”,守好“第一道防线”。一个个“案例中的教训”“身边的镜子”都在告诫、提醒党员干部,以现有的政治荣誉、社会地位、稳定收入、幸福生活、尊严人格、和谐家庭去换取“短暂风光”“非法利益”,是最愚蠢的“交易”,是最不值得的“选择”。考验如影随形,诱惑无孔不入。党员干部应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主动将“耳提面命的教诲”转化为“内心深处的敬畏”,做到“不为点滴小利所动,不被纷繁诱惑所眩”。保持警醒,严守关卡,不越规矩,不触底线。
坚守初心,为民服务“考卷”一项不落。群众满意是党员干部最硬的指标。成效是否显著,归根结底要看百姓的获得感,由百姓来衡量。有些工作做得是否扎实、是否有效、是否实在,不能仅用“放大镜”“显微镜”审视,还需用“望远镜”远观。党员干部在提出要求、制定决策、明确部署、办理实事时,既要关注显性成果、又要看重隐性成效;既要看重当前成果、又要展望长远发展,不能为了个人政绩、眼前利益而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虚假的数字终究站不住脚,表面的繁荣早晚会被揭穿。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学习,深入思考,真正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深刻含义,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结合,多思考、多询问,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