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刷爆朋友圈
这篇毒鸡汤传播的如此之广,归根结底还是以下这些问题:
地域文化情节、房。
一、地域文化情结
文章说“北京已经没有了人情味”,“北京已经是外地人的北京”,看似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只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北京这个城市而言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可言语的孤寂而已。把自己置身于城市之外,仿佛坐落在孤岛一样,不过只是自我界定的分割线,一种无事悲春伤秋的发泄。
“人情味”和“认同感”不是靠别人的热情、地域的远近、交流的多少来评判。说实在的,北京是大,但这距离远不及古时候的舟车劳顿。作者说的大,其实是心的落差大,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谁又没有怀念以前生活的想法呢?
从小生活在武汉的人,也会感叹时间变化的巨大,武汉也大,大到区域间的划分有时都会糊涂,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在说“武汉就是个巨大的工地”,地铁的快速发展,让武汉的交通变得更加的拥堵,每个为生活、为梦想奔波的人都被挤的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认不出也辨不明,但那个为生活奋斗奔波的劲头却像20出头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着。
身边见的最多的,就是武汉尚观这些为了梦想奔波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初入职场的新人、有干了几年期待提升的老员工,大家来全国不同的地方,为了自己的IT梦想在武汉尚观努力学习。
无论是0基础还是老司机,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聚在一起讨论着IT问题。无论本地还是外地,都对于武汉尚观有了一种归属感,因为什么,不是交流、热情、地域的原因,有的只是为了梦想奋斗的那颗心,这种情感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天涯若比邻不是空谈。
二、房
每个人都渴望一个家,在房价高涨的时代里,买房难确实是心头之患,这个所引发的感慨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可悲的。
人们要明白房子不是价值的唯一的标志,能力才是社会生存最最重要的因素,多元发展的社会,没有一技之长,谁也不能保证正常的人生生活,物质固然重要,但没有了用技术获取的精神食粮,又怎么去获得工作生活上的愉悦呢。套用一句话:没有精神食粮的人,即使获得再多的物质满足,都不过是一条咸鱼。
我曾问过武汉尚观的一个学员,他告诉我:在武汉他没有一套房,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久违的感受到了一股安全感,是尚观给他带来了自信,即使无房无车也不会在物价飞涨的现在感到迷茫,因为他相信自己能靠脑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在IT领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后我要说的是,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解嘲,是没有真正在生活中融入梦想的人发出的空谈,在武汉,每个人都在奋斗,武汉尚观的小伙伴们每天都在为了自己的IT梦想,逆着滚烫的热流上学,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着,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凭着一股热血去为梦想打拼那才叫假装生活,生活的快乐不是靠物质积累出来的,是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去斩断人生遇到的荆棘所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