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这么多重男轻女的故事,真的很心疼。我的经历和这些都无关可又隐约有相似点,说不上伤害,但负担还是有的,所以就想从不一样的角度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我为什么排除了我家有【重男轻女】的存在。我从爸妈和妈妈这边的家庭,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样的想法。从平日的描述中来看,爸爸家庭那边应该是有,但因为各种原因,交往不甚密切,所以对我也没有影响。真正对这个词有概念,一是小时候看作文集(一些孩子陈述身边的经历),二是出国后发现外国人对中国不喜欢女孩儿的思想根深蒂固,和我见到的被收养的中国孩子都是女孩。
我们家在2008年移民到了加拿大。因为当时的独生子女制度,我在国内彻底地体验了11年的独胎生活。因为同学朋友住得很近,我自己又是个很适应独处的孩子,并没有特别感到寂寞。其次,亲戚家的孩子都比我大,也没有受到什么熊孩子的打扰。总的来说,我对有弟弟妹妹不排斥,但也没特别期待。
其实爸妈在移民前,就做好了生二胎的准备。由于他们节俭的性格,直接把我小时候一些没怎么穿过用过的小东西带过来了。在我印象里,他们也没怎么做过我的思想工作,估计半开玩笑地问过“想要弟弟还是妹妹呀”之类的问题。我呢,也是很自然接受的态度。
他们当时想要的是男孩子,纯粹因为想要一个不同性别的二胎。我这一批二代移民的孩子也都习惯了,基本爸妈都会要。身边朋友有最后三个女孩儿的,也有一共三个男孩儿的,当然也有坚决不同意要的。我们这代共同的特点就是:
1. 不少父母语言不够好(特别在魁北克省主用法语,只会英语不好找工作。不少读语言班到最后还是达不到正常交流的水平)
2. 很多人的工作待遇没有在国内时好(工厂/华人饭店/超市/便利店从本科到博士的都有)
3. 经济压力大(想要找专业工作要重新读书,学历认证做了公司不认识吖。开始几年经济来源就靠国内积蓄和读书补助,当时还是 7点多RMB = 1加元)
4. 和弟妹年龄差大等等
所以我们当哥哥姐姐的是要扛起不少责任的。我想要说明的是,就算父母思想开明,可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不能说二胎带来了伤害,但负担还是有的。不过总结起来,我还是很感谢弟弟的到来。
我妈生我弟弟的时候,38岁,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而我十二岁。
弟弟出生那天,我全程陪同,除了出生那刻我没敢看(/▽\) 。弟弟很好看,皮肤一出生就是白白净净的,大眼睛滴溜溜转,被白布包裹住送到了我怀里,很软很糯。那一瞬间的震撼实在描写不出来,虽然第一面见,可一点儿也不感到陌生。当他的眼睛定格在我脸上时,我就知道从今往后我会很爱很爱他 。
因为妈妈吃不惯西餐,我爸就回家做饭,留下我照顾妈妈和弟弟。三天时间里,用刚刚出了欢迎班的蹩脚法语和医院人员沟通,然后给妈妈翻译。因为尿不湿没从家里带够我又不会说那个词,绕着护士台转了几圈才鼓起勇气上去比手画脚,然后在妈妈的指导下给弟弟换上。
之后的日子里,弟弟很亲我,喂奶/换尿不湿/洗澡/出去玩,一切照顾宝宝的事情我也学了一遍,见证了他成长的所有阶段。我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一个小人人,摇摇摆摆张着双手像我跑过来,嘴里还叫着“jia jia,jia jia(他小时候吐字不清 )”。这个比喻有点儿不恰当,但真的很像家里的狗狗热情迎接你那么治愈。要是惹我生气不理他了, 小不点儿就会一脸可怜(ಥ _ ಥ)地说“姐姐不喜欢弟弟了”。总之,这么可爱一个小宝贝,怎么能不爱他?
之后就说点不太开心的吧。
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发高烧呕吐都是家常便饭,老是去医院做客,加拿大的急诊室天知道有多难等。还有不少我之前听都没听过的疑难杂症。
比如两个门牙中间的上颚竖着长了一颗牙 ,就正儿八经多出来一颗牙。拔掉之后门牙中间空了一丝丝缝隙,后来牙齿自我调节,导致两颗门牙稍显宽大。
眼睛呢,又发现一只眼是弱视,带了三年多眼罩和眼镜纠正过来了(大家一定要给宝宝每年测视力,发现晚了就纠正不过来了)。
耳朵有一只是挺明显的招风耳,有过小朋友说他像小精灵(孩子想象力也是可爱)。关键只有一只,必须得做手术纠正,还要在耳骨硬度适中时,以免做完反复。
一直到八九岁都莫名其妙出荨麻疹,挺严重那种,只有处方药才有效。也查过过敏源,但真的是没结果,幸好长大就不怎么出了。
也都不是大毛病,但前前后后跑了无数次医院,我单独带他或者需要在场。家里的情况是,我爸选择加强英语+读专业,但不会法语真的不够用。我妈是家务+打工支持我爸(这种组合移民家庭也是常见),没怎么认真读语言。大医院有翻译服务(这个很赞),但一般是香港同胞,加上是外人,所以还是不放心。
生活里呢,弟弟从刚学会走路,就喜欢翻我的柜子。这个倒也理解,我小时候也喜欢翻大人东西,总觉得他们的更有意思。可是对于一个在青春期+很喜欢把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的女孩子来说,好烦啊啊啊~后来直接挂了个密码锁ㄟ( ▔, ▔ )ㄏ。
还有一点也是让我无可奈何,就是好多人以为我是他妈妈。。。外国人真的看不出来亚洲人的年龄,小孩子就更看不出来了。从幼儿园接送弟弟开始,小孩子都会热情地大喊“你妈妈来啦!”。我真的真的真的长得不老呀。不过,他学校的事情一直都是我在管,无论作业、活动还是家长会,别人误会也正常。
其次,我的自由肯定是大打折扣了。除了大大小小的事,送他去兴趣班、陪他出去玩都需要花时间。按理来说,和他一起还是很开心的,但高中大学学业还是很重。每次去兴趣班,虽然尝试着边等边学习,但好多家长在旁边聊天,效率实在不高。我的朋友呢,基本都见过他了,无论聚会吃饭出去玩,只要大家同意我都会带上他。一方面是有时候没人看,另一方面是自己去他没去过的地方心里过意不去。
抱怨了这么多,再说说我觉得弟弟的出生,在我的生命轨迹中增添了哪些色彩吧.
首先,我真的很喜欢小孩子,懂得怎么和他们相处。上学期间做过的兼职,大部分都和孩子/教育有关。像很多新手父母会有的困扰,估计我以后会更加得心应手些。说个有意思的,弟弟刚出生的时候,我爸妈不会用尿不湿(我以前还是用尿布)。每次刚尿一两次就给换掉,有时候还要仔细端详里面到底有没有尿。导致一个月下来用了一大箱,心疼得不行[]~( ̄▽ ̄)~*。
对于我来说,一个软萌的小宝贝,不加杂质地很爱很爱你,就足够我去爱他了。我从小就是被大家评论为文静的女孩子,体育方面一窍不通,也不怎么会玩,一直觉得自己很无聊。有了弟弟后,这个精力旺盛的小男生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他会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带我玩,虽说学习上不大上心也是让人头疼。还有,特别不上相的我,也只敢在他的镜头前举止自然。
因为弟弟的存在,我也变得更有勇气和担当。我们家在移民后的生活其实一点儿都不好过(不少人都把这个重要的决定看得太简单了),很多打击都变成加倍的。爸妈是三天一大吵,天天都在吵,十几年来都是这样。
我和我爸的关系由于砸东西、家暴、报警早就降到了冰点;我妈则是发起火来丝毫不顾他人的尊严,有时还把气撒在我们身上。加上教育理念的问题,挨打、罚跪、不让吃饭,这种我受过的体罚,我弟也都尝了一遍。【他们总说是我们的问题,但两个孩子都“这么不听话”是正常吗?】以前的我,只敢在半夜去翻冰箱,还不能让他们看出来我吃了什么。现在,我也没那么大力量完全保护住我弟,只能每次藏吃的留给他。
这么糟糕的家庭,为什么不离婚呢?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或者任何一个独立女性身上,我肯定支持离婚。但我妈,顾虑太多了。无论是因为她的思想、家人朋友、还是她不能完全轻松独立地生活,种种都限制了她的决定。我尊重她的决定,毕竟是她自己的婚姻。
之前的我,完全无视我爸,只在我妈挨打的时候站出来保护她,然后尽量各方面减少弟弟的心理伤害。近一年,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尽到长女/姐姐的责任,开始出面在两个人之间调解,毕竟一时半会儿分不掉,而且应该带给弟弟更多的安全区域。其实,我一直挺懊恼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独自带着弟弟生活。
孩子嘛,总会长大的,而且长得很快。虽然这么多年我需要照顾弟弟,但我知道在他长大后,也会是我的依靠。前两天想到,如果到我结婚时,和我爸的关系还是没有缓和(而且他到场也带不来好的寓意),弟弟可以陪我走红毯,不会让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我给小不点儿写了封信,出生后的每一个生日都会写一段,但以他的中文水平,不知道等到哪年才看得懂(lll¬ω¬)。总之,我很感谢弟弟的到来,希望我们都能有个开心光明的未来。
最后附上一张臭弟弟的侧脸,好想捏嗷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