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

一战上岸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全免费考研学习资料我已都放在下方链接中。



最新全免费学习资料,只为你的满意!【纯干货】mp.weixin.qq.com/s/ijCGK23rCAt7VgHL0WIuvAmp.weixin.qq.com


前几天忽然看见考研的消息。我瞬间回想起自己之前考研的种种经历,想分享一些话给正在经历考研的人。

对于考研的人来说,九月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在七八月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还长,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处理;在十一月十二月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不多了,会心无旁骛,背水一战。而九月是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时间你会变得摇摆不定,有时对自己有那么点信心,有时候又好像完全没有。

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心态上的问题,随着时间一天天减少,你会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最终影响到整个考研的状态。事实上,九月份是放弃考研的一个高峰期。有很多人的心态就是在这个月开始出现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会分析可能出现哪些错误心态,以及该如何应对,帮助大家顺利度过九月这一考研关键时期。

第一种错误心态是只注重对错,不注重改进。到了九月的时候,很多考研的人开始进入刷题或者模拟考试的节奏。在刷题或者模拟考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似乎只关注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考试考了多少分。做对了或者分高就高兴,做错了或者分少就难过,然后就抛掷脑后,又找新的题或者试卷再来一遍。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做题和模拟考试的意义并不在对错,而是它们可以帮我们找出我们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点。

我们通过对这些薄弱点的强化和改进,才能达到最终提升的目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这个阶段,做错的价值远大于做对的价值。但是如果你不改进它,错误永远是错误,薄弱的地方永远是薄弱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更不要因为你现在做对做错,或者分多分少,陷入自满或者沮丧的情绪,因为我们考研是只为最后一次考试做准备的,一万次的模拟的分数都没有最后考试的分数有意义。

第二种错误心态是觉得自己复习不错,然后忽视部分复习过的内容。考研复习过程中当然也有复习得比较顺利的地方,比如某些科目或者某些章节知识点。有些人觉得,这个地方我复习得不错了,嗯,就不要再看了,我应该把我所有所有时间都花在我复习得不好的地方。这样做肯定也是不对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之前记得再清楚的地方也会变得渐渐模糊,如果不加以复习,最后就会顾此失彼。而考研不会在意你是否曾经这里学得好不好,只会关注你考场上能不能做出来。所以不管复习得再好的部分,都要及时复习,越是临近考研,越应该重视之前学过的内容。

第三种错误心态是觉得自己复习不佳,焦虑时间不够。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因为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忽视想象和实际是有差距的。计划和想象中自己是十分专注的,十分高效率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于是这个时候就开始自责或者不安起来,尤其再一看别人好像很专注,就更加惶恐。尤其在经历七月八月所谓的”黄金备考时间“之后,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好像自己还没有复习充分。

首先要明白的是,没有人每时每刻都保持高效率学习或者工作,要学会”原谅“自己有时不在状态或者确实松懈了。不要把心理负担带到下一个复习阶段。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繁星。”然后要明白,越临近考试的时间越宝贵。因为你越临近考试复习的内容在你大脑的影响越大,留存率越高。有的人是比你复习得早,但是越早复习的内容忘记得也越多。与其担心时间不够,不如好好利用当下的时间。而且考试是抽查,不是所有内容一定会考。说不定考的就是你刚好复习的内容,你比复习时间更长以及复习更全的人得更高得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感觉在复习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挫折和困难,一次次打击下感到很沮丧,心态奔溃,想要放弃。要知道,其实很多人也都很你有一样的想法。

如果你能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等他们都自我放弃后,你可能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做一个总结就是:胜负未定,心态为王。

下面我把整个考研的流程时间表跟大家说一下!

这个流程时间表是是每年流程大题不会变哦,如果有变动我会在其他文章中提出来的~老司机要开车了,坐稳了哦~

▶第一阶段:五月中旬

这时候,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预备会议。总结分析上一年阅卷情况,讨论下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

该阶段考生注意事项:密切关注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线信息、复试和调剂信息。尤其是你比较感兴趣的学校或专业的分数线及录取信息。一般而言,学校近三年的分数线和录取信息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从中你可以总结出录取规律。

提醒:注意一项行动。每年的2-5月,是大多数高校集中进行复试的日子,如果有条件比较便利,那么建议同学们去自己感兴趣的院校专业复试现场感受氛围。在复试现场,你不仅可以认识未来的师哥师姐,还可以获取到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复试现场的大楼一般是开放的,你可以“混入”静静守候,等看到某个师哥或师姐从面试教室出来之时,随机迎上前去,寒暄寒暄,说说“好听”的话,顺便问一些你想要知道的信息。只要态度足够诚恳,师哥师姐一般不会拒绝。如果好运,师哥师姐觉得和你还比较投缘,他们还会答应给你留下联系方式,那么你就算找到专业课一年复习的引路人了。不过,实施这项活动是有前提的:首先是活动的成本不宜太高。比方说,你要考的学校和自己同在一个城市,不需要千里迢迢奔赴另外一个城市。其次,在2-5月份之前,你心中已经有一个报考院校专业比较清晰的认知和偏向,不要什么都不知道,很盲目地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复试见证!

▶第二阶段:6月中旬

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当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邀请政治、英语、数学以及各统考专业课学科专家正式讨论当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并开展大纲具体修订工作。

提醒:对于考试大纲没有出来的这个阶段,已经决定考研的同学,特别是对于“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考生千万不可以“放轻松”,有必要提前打基础。考研的备考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基础、提高、强化和冲刺阶四个阶段。在考试大纲没有出来之间,正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政治的复习可以先不用开始,等到政治大纲下发以后完全来得及。英语和数学则要开始全面的打底复习,弥补自己之前基础的不足。对于专业课,特别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注意了,如果你早已定好自己想考的专业,那么越早准备越好。我们曾经接触过这么一位同学,她高考时第一志愿报某高校海商法专业,由于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了该校政治学专业,但是海商法一直是她的梦想。于是从大一开始她就坚定梦想,跟着法学院专业听课,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复习,最终她考取了海商法的研究生,现在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海事律师。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求大家都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而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确定了所要报考的专业,那么越早准备越好,特别是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而言,专业课占据至少半壁江山,所以一定要重视,趁早着手。

 

原创不易!喜欢的朋友可以慷慨点赞!收藏一下方便以后复习。你的支持,是我深夜码字最大的动力~

想要获取更多相关学习资料,请关注我的V+X+公+众+号【南风集思录】,致力于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资讯与资料,一路陪伴,持续更新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