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给大女儿布置了绘画作业,题目是《我的理想》。一大早,在弟弟妹妹的捣乱下,大姐完成了作业。她的理想是做个服装设计师。
问她:你这没有体现出服装设计师啊?
她回答说:我这就是在设计衣服啊?“可你画的都是蓝天白云,绿地和花,没有衣服啊?”后来,在我一连串的提问下,她回答说是想做个生活在美丽世界的服装设计师,还补充说是像城堡里的花园一样的美丽世界。很不错!有想法啊!我边做早餐,边称赞着。这时,我的思绪也飞回到了童年。
童年的我也是有理想的。我的理想也是当服装设计师,开个服装店。不过,我的理想可能出现的比较晚。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纪读过一些书之后吧!农村出生的我,连幼儿园都没上过,也没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父母也不会引导,更别说谈理想了。记忆中,那时候同龄的孩子都是到处疯跑着玩,理想这种东西貌似离我们很遥远。
读书之后,也没有绘画课,记不清作文课上有没有让写过《我的理想》了?之所以记得儿时的理想是因为那时生活条件有限,穿的衣服都是我妈拿旧衣服改的,衣服经她的手改过之后不但不像旧的,而且穿上去很漂亮,就连老师都夸我妈的手巧。我听了,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还有就是,那时候的农村交通不方便,也没有那么多的服装店。买衣服都要碰上庙会赶集去卖衣服的地摊上买。农村人的审美好像都差不多,有时候很难买到喜欢的衣服。于是,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萌生出一个想法:长大以后开个自己的服装店,自己设计衣服卖给别人。那时候的我连城里都没去过,只是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些演员穿漂亮的衣服,才萌生的念头。而且服装店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姐妹服装店”。因为那时候有几个玩得特别好的朋友,几乎天天粘在一起。但是,这些想法都是藏在心里的,从来没对外人说过,即使是很好的朋友。虽然天天一起玩,但是心里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些和她们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是生来就自命不凡,没见过世面,却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
后来,事实证明我的确和她们不一样。同村的同龄人,读到初二就退学去打工了,而我从来没说过不想读书,我的父母也从来没劝过我退学。因为那时我学习成绩算不上太好,也属于中上游吧。记得有一次,我妈跟我开玩笑说,你看谁谁谁都不读书了,你怎么也不说不读呢?清楚记得我大言不惭地对我妈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上学!”后来我妈几次提起这事,还开玩笑地说:“那时你不知道哪来的劲儿,说啥也要上学!” 幸亏我选择了上学,不然我可能也和同村的同龄人一样面朝黄土北朝天地在走不出大山呢!或者,把孩子放在家里给老人带,自己出来打工挣钱。虽然,我现在也是一样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围着锅台转。但是比起没读过书的人来可能还是有差别的。
记得有段话是这样写得:“”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理想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后来想过要当记者,像焦点访谈里的记者一样,敢于面对事实真相。再后来,就是想当个心理医生,因为我的父亲曾因为抑郁症很多年不出门,我觉得自己也深受影响,初中以后就不再疯跑着玩,就只想一个人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再后来,好像没有了理想,很迷茫。
直到生了孩子,做了母亲,一直全职在家带孩子,整个人几乎与世隔绝了。感觉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少,见过的世面太少。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没有想法,也不会思考。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直到接触了微商,体验了几个月,才重新燃气生命之光。觉得只要努力,人生还是可以逆袭的。现实问题是:我放不下尚幼的孩子,去忙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教育孩子责任重大,赚钱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孩子的教育一旦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经过再三思量,我还是决定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对于有三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我很清楚,要想重返职场真的很难。所以,我没有太大重返职场的渴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庭教育的路上认真学习,用心践行。
纵然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不需要我了,我也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做个家庭教育传播者。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学习,不放弃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