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520阅读营的伙伴们的带领下读陶勇老师的《自造》,感触颇深,思绪万千,陶勇老师不仅是一位医术高明的眼科医生,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好老师,同时是一位有博大胸怀,热心公益事业的智者。
1、医者仁心
陶勇是一位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疑难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青光眼、白内障手术,以及前后联合手术,对老年黄斑变性、中浆中渗等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眼底出血等眼底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的眼科医生外。
更是一位博学的医生,因为善于读书和学习,常常其他疾病他也能说出一二三,(不像其他医生,问涉及到的病情时都会说不归他们科室管,让去专业科室。)比如书中提到宁总,谈到他的父亲因为关节疼,有的大夫说打封闭好,有的大夫说不能打封闭?”作为病人家属的宁总,不知道该听那个,于是陶医生从他的医学视觉给出解释,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到药品的超说明书适应症,再到既往医疗法律界定的举证倒置,方方面面讲的很清楚,宁总满意的点头。
还有一个准备出国深造的志愿者,因害怕蟑螂而犹豫是否出国,后来在陶医生的催眠下,他结合志愿者爱干净的习惯分析,说蟑螂就是把食物残渣吃完,让地面干净整洁的,以后一看见蟑螂,就马上联想起干净的地面,光滑如镜,把这个联想建立强相关,而且要快速,多想几次,就像‘老鼠爱大米’那样,看见老鼠就想起大米,这样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过了几个月,志愿者告诉我,她照这个方法去做了,真的很有效果,对蟑螂的反应没那么大了,慢慢地可以平静处理。
最后在回答北京四中学生来信中提出的关于目标、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疑惑时,陶勇医生客观公正理性的答复,让人觉得他并非医生而是一位资深的咨询者,他回答同学无论如何选择,一定都会有感觉自己选错的阶段,也一定会有感觉自己选对的阶段。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的,不可能一选定终身,无论怎样都不会一帆风顺,“三十河东三十河西”。
书中举例说,学医别人吃饭逛街时,你却埋头苦干,你可能要后悔,可当你妙手医治战胜病痛获得成就感;家中亲人因为你们的悉心专业看护而保持健康,吃“青春饭”的同学羡慕你们越老越吃香的时候,你们又会庆幸自己还是选对了。
其实,无论今天你们选择什么专业,都会存在阶段性的对错问题。不要因为一时的不爽,就彻底否定自己的初心。努力,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比选择更重要。
对于青春期追求梦想的孩子的这样回复,可谓是恰到好处,解决孩子们的选择焦虑,同时指出,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我想孩子们看到后,终生受益,面的任何选择都不会纠结,因为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不管如何选择,都会有好与不好同时存在,只要努力,便问心无愧。
2、医者初心
陶勇医者人心的价值观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严教授的引导,2013年,陶勇参加了九三学社为前辈严仁英教授举办的百岁生辰庆祝。严教授是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她曾经悲惨到在厕所里打扫卫生长达十年之久,以至于妇产科遇到疑难杂症,会说“到厕所去找严教授”。
后来,她被选为北大医院的院长,她不老老实实地坐办公室,却深入田间地头,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荒郊野外,去调查农村孕产妇的死因,制定并推广了围产医学,大大减少了孕产妇的死亡率,严教授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
提起那段苦难,严教授说了八个字:“能吃能睡,没心没肺。”你们看,“笑对苦难”“忘掉悲伤”,人生还有什么可以打败咱们的呢。
所以在面对袭医事件后,勇敢乐观面对,积极的心跳、博大的胸怀,让人钦佩和敬重。
陶勇老师的医者初心来此严教授,来此小时候阅读的武侠小说中的神医,今天青年一代代学医者的初心又是来此他。
3、医者热心
有句老话说:“没啥不能没钱,有啥不能有病”。可病痛不分贫富,面对无钱医治的病人们,陶勇和天下的医生一样,除难过痛心外,他积极想办法解决。
有位来自山西农村患白血病的崔小妹,在北京待了足足两年,把病治好了不说,关键是没花多少钱。崔小妹因为免疫力低下,眼睛先是感染了病毒,然后又因为炎症太严重,眼底黄斑又水肿。每周都得给她往眼睛里注射抗病毒药和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抗病毒药倒是便宜,十几块钱,可抗VEGF药非常贵,4000多块钱一支。前前后后,她注射了至少10次。
崔妈愣是一分钱没花,药是好心病友给的,注射器用医院资助的,陶医生免费劳力。这些都是陶医生给争取的。
还有一位成功人士,他七岁的儿子眼睛突然就化脓了,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查不出原因是什么。医生告诉他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有可能视力完全丧失并且眼球萎缩。形势十分危急,来到陶医生处,立刻给这个孩子做了眼内液检测,不到1个小时,结果就出来了,真凶是酿脓链球菌。陶医生迅速针对性地给孩子注射了万古霉素,眼睛的炎症完全控制住了。1个月后,孩子的视力恢复到了1.5。孩子的爸爸激动万分,拿出20万元作为感谢费。陶医生建议不用谢他,把钱捐给公益项目吧。于是,这笔钱捐给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后来,在陶医生的家乡江西省南城县的两所贫困小学就各有了一间梦想中心。从此,这两所学校的孩子也能在梦想中心,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免费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了。
陶医生还和盲童微微合写了一本《追光的孩子》,讲述一位患有白内障眼疾8岁男孩壮壮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勇于挑战的故事,让处于困难中的孩子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梦想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这世上有光,相信光的力量。
陶医生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很多黑暗中得人,让人相信光,相信力量。
最后,用陶勇老师的至理名言“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快乐乐那才叫做有意义”结束今天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