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如其来的平台处罚
今年6月,一家在淘宝经营十年的老店铺突然收到平台通知,称其所售“莱茵福莱尔连衣裙”涉嫌发布假冒商品。根据系统监测,商品信息、店铺描述和成交行为等,均被平台标记为高风险链接。这一判定直接导致链接被删除,店铺权重下降,影响报名各类活动。
二、正品销售的背后困境
这家商家一直坚持正品销售,所有莱茵福莱尔连衣裙均为专柜发货,货源正规。然而,在进货过程中,为了维持利润空间,确实涉及部分折扣、返点等业务安排。这也就意味着,平台在排查过程中所要求的“小票、发票、付款截图”等材料,商家根本无法提供——并非商品不正,而是实际经营中根本不会产生那些形式化凭证。
三、难以理解的申诉门槛
这次申诉经历被商家称为“十年来最难的一次”。尽管明确说明发货来源,申诉仍被驳回多次,甚至需要不断反复反馈才能推进进展。作为多年的正品经营者,商家在面对平台对信息层面的极致排查时,倍感压力与无奈。
四、最终结果与反思
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沟通与举证,平台最终恢复了商品链接,并撤销了此前的处罚。但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精力,给商家的正常经营带来不小的影响。此次案例也折射出一个现实问题:当销售场景与平台要求出现偏差,正品商家也可能陷入被误伤的风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