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百度百科解释得好精辟啊!尤其是“律己敬人”这四个字,一下子就抓住了牛鼻子,戳中了关键处。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不是一些涂脂抹粉、东施效颦的虚功夫、假把式。所以,我们要知的礼仪,是由内及外、内外兼修的实礼仪、真礼仪,是普通人都离不开用得上的礼仪。
我们就从请客吃饭中的礼仪说起吧。
请客吃饭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情。家有红白喜事要请客,求人办事要请客,有时来了亲戚朋友老乡同学也得请客。
请客首先得备好酒菜,这是基础。客人吃不饱吃不好,主人礼数再周到恐怕也不行。比如说,小孩做九请客,客人都是带着礼来的,宴席还没过半桌上都是空盘。这样的宴席主人从头笑到尾,客人也不会太满意。
但是,客人酒足饭饱就一定会满意而去吗?可不一定啊!如果主人的话跟不上,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说了。该笑的时候不笑,不该笑的时候笑了。恐怕照样会花钱买议论、花钱买意见,破财使力却落请客吃饭的礼仪,要点是什么呢?
温、稳、周、勤,这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四字诀。不一定全面和准确,但肯定还是有点用的。
温,就是主人态度要温和为好。冷淡肯定不是待客之道,太过热情也未必就好。拼命敬酒、使劲夹菜,过分奉承、无限夸张,都是有毛病的。就算酒桌上不出毛病,散席以后也会留下后遗症。
稳,就是主人要撑得起场面、绷得住局面,不能像个小开一样上蹿下跳。主人就是宴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确保从开局到中场再到散席一路顺利走下来,就得稳。我们常见有些场合,主人把自己先灌醉了,结账都找不到主了,真是尴尬得不轻。
周,就是主人要对客人一视同仁,要从头到尾敬终如始。来得都是客,不能看人下碟,对身份高的客人殷勤备至,对身份低的客人冷淡疏离。宴席是个过程,不能一开始兴致勃勃,到最后却无精打采。
勤,就是主人要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目光要笼罩全场,不能只盯着一个人一个地方。要把气氛活跃起来,不能做闷葫芦状。该转盘的时候要转盘,该布菜的时候要布菜,不能大刺刺地端坐着。迎来送往不能少,接到门口送到门口是起码的礼貌,不能一屁股坐下就不想动了。
听着怪麻烦怪累人的吧?是的,请客吃饭本来就是一件麻烦和累人的事,如果嫌麻烦怕累住,那不请最好。
从说的温、稳、周、勤四字诀来看,做主人请客吃饭还真是个技术活呢。因为细细抠起来,这四个字并不是那么好理解,更不是那么好做到。本宫要不是在餐饮服务行业工作了二十年,照样理解不了和做不到。
我们把这四字诀再一个一个地讨论一下。
我们先从“温”字开始说起吧。
为什么是“温”字而不是“热”字,对客人不是越热情越好、温度越高越好吗?
因为温度太高会催生客人更高的期望值,让客人更不好伺候,让主人更不好拿捏。如温度太高需要更高水平的酒菜来匹配,酒菜水平跟不上就变成口惠而实不至了。如温度太高主人得一直精神抖擞,稍微打个盹儿就有怠慢之嫌了。如温度太高酒宴以后主客的架都不好拿捏,头一天过于热情,第二天街头碰面了只是点个头,双方都觉得别扭。
所以,还是把温和当主色调为好,笑脸相迎比张开双臂去熊抱为好。
我们来谈谈“稳”字。
有句成语叫“客大欺店”,其实很多时候客大了也会欺负主人的。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却一点也不领情,这种事并不少见。
有些时候客大欺主,是一种无奈的情景。因为客太大主太小,主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种情景我们不讨论,谁让我们有求于人呢?
但是还要许多时候,客大欺主是因为主稳不住自己、撑不住台面,让个别客人蹬鼻子上脸,一步步反客为主。
有些主人是因为性格懦弱了点,还有些主人是没有经验、不会做主人,不知道这个“稳”字是怎么写
该谈谈“周”字了。
请客吃饭,做主人的对前倨后恭或者厚此薄彼,都是大忌,也是礼数很不周全的表现。
一开始殷勤备至,酒过三巡后就露出了不耐烦,这就是前倨后恭。
来了3名客人,主人对第一个热情,对第二个客气,对第三个冷淡,这就叫厚此薄彼。
这两种行为其实都是反映出主人的心值不高。请客是为了增进友谊,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为了“落个人情”,可是以上两种行为落下的恐怕都是“副人情”。花钱搭功夫去落“副人情”,太不值当了!
四字诀的最后一个字是“勤”字,这个好理解些。但是一定要在温、稳、周的前提下勤,或者说要通过勤把温、稳、周体现出来。
具体说,通过眼勤与客人交流,让每一个客人都感受到被关注,同时发现问题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嘴勤调节气氛、沟通感情,实现宴会的目的。通过手勤搞好服务,表达周到。通过腿勤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当然,勤也要有眼色、有限度、有节奏。不能眼神飘忽不定、贼嘻嘻地四处打量。不能自己一个劲地说,也得让客人说。不能不停地转盘子、夹菜,让客人无所适从。不能满场乱窜,一会会儿的不见了。
温、稳、周、勤四字诀要活学活用,不能刻板套用。不同的宴请和饭局,主人的角色和姿态也应该有相应的不同。
粗分下来,宴请和饭局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是公务接待类,上司或外地同行来检查工作了,吃个工作餐,尽一下地主之谊。包括一些企业的接待活动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二是私人接待类,家里有个红白喜事或来了亲戚朋友,都得支个摊子吃个饭、喝两杯。包括在家里请客待客,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三是公事请托类,为了单位和企业的事情,请其他单位和企业的人吃饭,都属于这一类。
四是私人请托类,为了小孩上学、老人就医、个人就业和其他一些事项,请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吃饭,都属于这一类。
五是无主题聚会类,朋友、同学、老乡等凑到一起喝酒,一人花钱、大家高兴。
六是无主人聚餐类,一些年轻人如大学生、中学生聚餐,大家都没有收入,让谁请客都不合适,索性就凑份子吃饭。我们经常感叹有些人“出力不讨好”,其实有时候花钱也不一定就能讨好。在请客吃饭中,这种现象就不是像七彩虹那样少见。
掌握住请客吃饭中的礼仪,对我们很有用处。在公务和商务活动中,会请客吃饭是一种能力。在私人活动中,会请客吃饭同样是一种能力。
礼仪是一种表面化的行为规范,但我们不能把礼仪定义为一些纯表面化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都是皮毛,支撑不起礼仪应该有的功能。
想象一下,我们应邀去参加一个饭局,主人身着燕尾服、打着蝴蝶结,餐具摆得规范齐全,上菜顺序都有讲究。可是一顿饭吃下来主人光盯着主宾招呼,却对我们视而不见。这样的主人能算是知礼仪吗?
要想用好“温、稳、周、勤”四字诀,就得真正明白以下几个道理,真正把这些道理变成自己的习惯。
一、是要明白为什么要请客,不能请糊涂客、吃糊涂饭、当糊涂主人。请客吃饭总得有点由头,估计一点目的也没有的饭局闲酒不多。
二、是要明白请客是一件高兴事,就算是求人办事的饭局,能把人请到酒桌上照样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高兴事就要高兴着去办,不能别扭着去办。
三、是要明白请客能落人情,还能落负人情也就是得罪人。落人情不大容易,落负人情却是分分钟的事,一个不小心就把人得罪了。
四、是要明白来的都是客,就算是不速之客也是客。既然当主人,就有把客人招呼好的义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好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去请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