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第十三段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子贡:端木赐,孔子学生。


翻译: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或是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做,再说。”


解释:上一段孔子讲到君子的一种状态,那这一段子贡就接着来问孔子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的回答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先做再说。

我们都知道孔子教学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就教给他们知识就行了,而是会对症下药,也就是因材施教,根据你这个学生平时上课,课后,生活当中的状态,以及本来的品性,会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标准,让他们去实行。就像子贡和子路,孔子对他们的要求就会不同,但是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些曲折罢了。

那这里孔子对子贡的回答,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针对子贡本人说的,子贡是什么情况呢,首先才华能力上自不必多说,口才上也是极好,而是还是个跨国大商人,与人交际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并不是说他就是完美的,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口才过于好,所以平常容易说大话,事还没做,就先把话说出去,说的很漂亮,但是说完之后会不会去做,能不能做好就不知道了。而孔子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想让他务实一点,不要光说不做,或者是说了做不好,要么就做了再说,要么就做了不说,不要整天夸下海口,把话说的多么漂亮,这对于一个人的修身来讲,是很不利的,正好你子贡又问了这个问题,孔子就借这个机会告诉子贡,希望他能够发现问题并去改正。


还在为只能看文字而苦恼吗,打开喜马拉雅,搜:小王讲国学,立刻解决您的烦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