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感觉又来了,它太久不曾光顾,久到我以为自己已经走出来,不会再受它的困扰了。可它还是来了,在被厌愤的情绪缠上之后。
它像一个黑洞,如漩涡般把我往里面吸,我感到我的活力在一点点消失,对什么都厌倦到了极点,任何事似乎都变得没有意义。
不想说话,不想去逗孩子,不想去看群里的信息,不想……什么都不想,只想逃离,离开这个家,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
可是,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然而不敢再去与它抗争,越是抵抗它就会把我缠得越紧,让我深陷在那个黑洞里无法自拔。
所以,我安静了,倒在被窝上,女儿离开后,我没有追出去,有爸爸在,她会很安全的。闭上眼,蜷缩着,我想看看我的脑袋在给我编造什么故事,是的,就只是安静地看着,不去跟它争吵。
渐渐地它似乎也停止了聒噪,不再去编那些让我气愤、绝望和自我反感的故事。我开始用意识去感觉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感觉我此刻蜷缩的姿势,迷迷糊糊地,我似乎睡了过去。
一个声音,我醒了,夫和孩子都还没睡。那种感觉不见了,一直往下陷的黑洞消失了……
2
一直以来,人的负面情绪似乎都是不被接纳的,它被称为负能量,也许是这股能量太强大了吧,强大得人似乎感觉无法驾驭它,所以我们会用各种方式躲着它,拒绝它,甚至为了否认它,当它来临时,我们开始否认自我。
而自我的否认更是助长了它的能量,直到它把你整个淹没!你就像掉进一个泥淖的黑洞,越挣扎陷得越深。
不会争吵,我只会写,把所有那些缠绕我的情绪、想法,一股脑写出来,然后安静。如果负面情绪是一股能量,那么你要相信,能量是流动的,它会来也会走。
你只要安静地试着跟它呆在一起,不去驱赶,不去否认。这就是接纳,接纳不是认同,不是沉湎其中。
接纳是……
如果你已身为父母,也许你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孩子刚睡醒或因一件小事,突然大发脾气,对你拳打脚踢,声嘶力竭地嘶吼。
如果,此时你比他更凶,也许能把他的那份情绪压下去,但情绪流通的管道就被堵塞了,堵塞的情绪依然会爆发,而且可能一次比一次凶猛,最后变成伤人伤己的利器。
如果,你劝他,别哭了。不被理解的他也许哭闹得更凶。
如果,你用物品引诱他,也许他真的会暂停哭闹,但他却从此学会逃避自己的情绪。
而以上这些都不是接纳,这也在无形中告诉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被接纳的。然后,有人学会了压抑;有人学会了推卸责任(我有这些情绪,都是你害的);有人学会了回避(用各种物品让自己上瘾,其实就是害怕去面对自己)。
接纳是,当你的孩子有各种情绪时,你能平静地和他呆在一起,告诉他,是的,我看到你很生气(很难过、伤心,就是为他当下的情绪命名),你可以生气,妈妈(爸爸)会陪着你。
如果他打你,你只要握住他的手。如果他推你,让你走,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想让你离开(这一点跟成人有所不同,因为孩子他还没有能量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如果此时,你离开会引起他的恐慌)。
你要告诉他,我爱你,我会陪着你!
很多次,陪伴完儿子的情绪后,他会深深地拥抱我,跟我说“妈妈,我爱你”。然后,在接下来他会显得平静,会投入到自己的游戏中。
3
是的,这就是接纳。如果你没有强一点的能量,也许你会发觉你无法接纳。孩子哭闹的情绪也引发了你自己的情绪,然后也许就做出了自己不愿意发生的事儿。
所以,在接纳孩子之前,我们要先学着接纳自己。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把那个有情绪的自己当做自己的孩子,有人叫他内在小孩。
像我们学到的接纳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接纳他,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给它留出空间,不去评判、不去逃避也不去驱赶。
如果,能量是守恒的,那么有正一定会有负,也许正负本无好坏之分。只不过,负能量被用在打击自己或他人时,才变得让人避而唯恐不急。
所以,只有我们学着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时,才能去接纳孩子,或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