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岛上书店》2~爱书是我们的幸运

“偷来的时间”用来读书总是让人特别兴奋,感谢嘉儿今早安静地睡了一个小时15分钟,让为娘的“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岛上书店》,更感谢现在已进入梦乡,让我对此书的感觉还不至于完全冷掉就可以先快速记录,就像A.J.一样,每读一本,就把当时的感受快速简单地记录,以“自言自语”的方式,或以与养女“小书呆子”玛雅“写信”的形式。越来越多读到篇头那些阅读日志时,我就越发现自己实在喜欢这种形式,简单表达出自己感受,首先是为了自己的“阅读”,不必去顾及所谓读后感规范格式,也不是一本书简介,是什么呢?嗯,如果让我用一个准确的话来说阅读日志,就是对话。就像与一个朋友促膝长谈,分别前最后想说的一段话。

第一遍读完,就觉得自己非常喜欢这书,因为它说出了许多与书与阅读有关的感觉。

了解一个人,从了解他的阅读史以及讨论对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书中的确可以大致知道。

插播:对于书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阿米利娅(一个图书销售代表,更是一个阅读爱好者)后面的篇章终于有了介绍,原来真的也是重要人物,A.J.的第二任妻子,有共同话题的生活及精神伴侣。

当阿米利娅询问自己的相亲对象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那人回答《会计学原理》(说真的,看到这个答案,笑死我了)时,一切就“完结”了。

阿米利娅与前任的分手也是因为除了最初帅气吸引之外,再找不到共同话题。

与A.J.的相识相知,也是因为书,那本让他们有共同感觉的《迟暮花开》,后来的事实证明,同样爱书且阅读兴趣有重合的他们成了一生挚爱,也克服了很多困难,还有他们的养女玛雅,爱书爱阅读的一家三口,让生活变得有意思,让关系变得更密切。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冰糖,也是惊讶于他在看书。那时我们在校友群里已有所熟识,私聊中他也帮我解决过一些技术难题,但这一切都不是重点。第一次见面,是我们校友会和其他学校羽毛球比赛,在遥远的杨浦区同济,我是选手。冰糖来当我们的活动摄影师,那时他还住在松江,距离同济2小时的地铁。他约我们在地铁口碰面,一起前往同济。我记得很清楚,踏出地铁来到地面的时候,我看到提前到那在等我们的冰糖手里正拿着《枪炮、病菌与钢铁》在看,印象十分深刻———还有人,还有男生会在工作后看非技术非管理类书,很少见。后来谈恋爱又在他宿舍看到许多文史哲的书。而现实中,喜爱历史地理的他,的确看待事情更平和。

书,让我们了解我们更喜欢谁,和谁更有话题。看书,是与书中世界的交流,讨论书,却是看清对方与自己的三观、生活理念是否一致,更细了说,是我们到底能不能对相同事物产生相似感情,这决定了我们能否在相互倾诉时得到理解。

阿米利娅(艾米)、A.J.和玛雅一家三口无疑是幸运的,虽然在常规看法里,艾米一直到三十五岁都是“大龄剩女”,A.J.是个鳏夫,玛雅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然而又怎样,因为书、因为阅读的缘分,他们奇妙地走在了一起,相互激活能量,相互拥有了温暖的余生。

他们的小岛书店不仅促成了他们一家的缘分,也影响了艾丽丝岛的居民们,这个原本没有书店的小镇,因为有了书店,人和人的关系都不一样了,连警察们都在书店组织了数年的读书会。

一个书店的最大影响是什么?伊西和警长本打算在余生搬到佛罗里达,并四处旅游。然而A.J死后,阿米利娅不懂经营书店、玛雅要上大学,书店力量“消亡”时,他们放弃了原本的计划,决定接手书店,让小岛永远有书店,让小镇人们的生活里不会失去书店。

我们周围也有这样的一些人,坚守着书店的美好,在互联网阅读和电子书肆意的年代,仍为一些人保留书香、保留纸质书如人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