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她的儿子小明正是青春期。她老公近几年在外地工作,工资收入确实比以往翻了一倍,但是陪伴儿子的时间少了。
没有疫情的时候,他半个月回来一次, 这两年疫情反复复复,都几个月没回来了。虽然,每天会和儿子、妻子视频,一家三口特别能聊,每次聊一个小时。
他也关心儿子,千里之外,会为儿子点外卖、叫滴滴,看起来就像没离开过她们母子一样。
但是,还是有点遗憾。小明和妈妈生活时间长,妈妈性格温柔,不轻易发火,小明性格不刚硬。爸爸还是把小明当小孩看,说话也是偏温柔。
小明有时会莫名流泪,说话有点娘,虽然他的嗓音在慢慢变粗。朋友聚会,带小朋友吃饭,他最小,自然大人喜欢跟他聊天,开他玩笑。小明处于青春期,不喜欢大家的关注点在他身上。
小明爸爸出去工作的两年时间,男孩一直和妈妈睡一张床,他卧室吊顶有裂缝,他妈妈就让他一起睡了。他年龄不大,1米六几的个子,怎么看他妈妈这种做法欠妥。
妈妈和爸爸对孩子的爱,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需要爸爸参与教育。
特别是男孩子,更应该多与爸爸接触。现在,我们的许多男孩子缺乏男子汉的气质,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男人的影响。
青春期男孩父爱陪伴不能少。小明爸妈也意识到小明的问题,但也不知道从哪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