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交往过的小学-初中-高中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看小说。
只不过我看小说已经成瘾到影响生活的程度了,快中考了,快高考了,照看不误,挤出学习和睡觉的时间来看,睡一个小时然后起来上学。可以说,我是在用生命看小说。
像老烟民戒不掉烟,肥胖的人戒不了卡路里和高热量,赌徒戒不了赌。
到某种程度,看小说已经不是兴趣爱好了,是一种习惯。
前段时间某个群里的群友推荐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我去看了。边看边慢慢戒掉了小说。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因为我人生某些阶段性变化。
但是这本书给我解释了很多以前我所忽略的事情。
比如,人在习惯面前决策力会下降。
历史上有很多罪犯争辩说不能因为他们做出的“无意识行为”而被认定有罪。在过去10年里,当人们对习惯神经学和自由意志的了解更丰富时,这些辩词变得更加有说服力。社会公众,包括法院和陪审团,都认同有些习惯强有力地压制了人的选择能力,因此我们不需对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所作所为负责。
书里面举出了某个家庭主妇变成赌徒最后失去一切的例子,尝试论证人在成瘾的过程中一步步丧失理性,无法做出正确决策。
所以,你的某些“坏”习惯让你一步步走向命运,你自己没有一点意识。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简单来说,我们的习惯就是三个组成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比方说我看小说吧,看到UC浏览器的APP就是一个暗示,暗示我应该打开它,惯常行为就是我看小说停不下来,奖赏就是我看到情节和结局得到的快感。
但是人的习惯是很复杂的。
为什么习惯如此强大:它们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渴求是逐渐产生的,而我们确实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所以往往看不到它们的影响。
习惯回路中贯穿着一个内核:渴求。
是渴求在驱动着习惯。找到触发渴求的方式让创造新习惯变得更容易。
我看小说的渴求是什么,我一直猜测是对某种设定的追求。
比如喜欢看总裁爱上我玛丽苏文的女人,渴求就是和成功男人的爱情。(我小学之后就不看那个了==)
我也在追求某种设定,某种情节,某种结局,甚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但是渴求实在是很复杂的东西,你需要花一定时间来了解自己的渴求。从而了解习惯回路的内核。
这本书从个人,组织,社会三方面来讲习惯的构成,是一本罕见的开头和结尾都很精彩的书。书的结尾提供了具体的了解习惯组成并改变的方法论,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在社会一章,有不少内容深深启发了我这个宅女。
格兰诺维特将之称为“弱联系”,它代表了双方有共同的朋友的联系,而且在交际圈中有共同的成员身份,但是他们之间本身并没有被像朋友关系这种强联系直接关联在一起。
。。。。。。
然而,同伴压力的习惯也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通常在弱联系的人之间传播,并且在共同的期望之下树立起威信。如果你忽视邻里间的义务感,如果你对社群的既定模式不屑一顾,你很可能失去你的社会地位。你会危及自己获得很多社群福利的资格,比如你没法参加乡村俱乐部、校友会或者教会,而这些正是你社群福利的前提。
。。。。。。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向打电话找你帮忙的人伸出援手,他可能会向他的网球搭档抱怨,而他的搭档可能又会在更衣室里向另外一些人诉说他的抱怨,恰好那些人就是你想要发掘的客户。然后,这些客户就可能对你的印象大大减分,也许不再回你的电话,因为你有不与别人合作的前科。
最后一段让我想起了咪蒙的热文《致贱人》。可以说,咪蒙替那些享受着隐形社群福利却不愿意轻易支手的人们出了一口恶气。
或许你看完《致贱人》会拍手叫好,但是在正常的社会交往里,你致一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