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孙嘉淦
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
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
三习既成,乃生一弊。
喜小人而厌君子。
久而习焉,忽不自知,而为其所中,则黑白可以转色,而东西可以易位。
机伏于至微,而势成于不可返。
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能知非,则心不期敬而自敬,不见过,则心不期肆而自肆。
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
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
此篇为孙嘉淦给乾隆皇帝的一篇进疏,被曾文正公收录在《鸣原堂》并要求曾国荃细读,足见此篇疏在当时官场的影响力,此篇疏的内容对于后世仍然适用,尤其是那些位居高位的管理者。
当人的地位到达某一个高度后,便会养成某些“恶习”,喜欢被人赞美,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人尊敬,不喜欢被人挑战,喜欢凡事被人服从,不喜欢有所违背,这些恶习的养成往往并不自知,待发展积累到一定的势度之后,便是积重难返了。所以,为人当慎戒于恶习的养成,惟处事以敬诚之心,可以远小人而不离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