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鼓吹创新。很多领导都喜欢创新。
创新意味着成绩。创新象征着进步。创新俨然成为KPI考核表上沉甸甸的砝码。
然而什么是创新?或者说,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我认为,所谓创新,要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其独特属性。创新必须是之前没有的东西。很多人喜欢把老制度、老办法、老流程撕下旧标签,换上新外皮,就美其名曰创新。那哪叫创新呐?那简直就是剽窃!如果炒冷饭、大杂烩也能算是创新,那无疑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员工审美观念的偏狭。
二是其成长属性。创新要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不停推动成果不断完善。世界上没有一出来就十全十美的东西。很多创新,刚一显露头角时,往往显得笨头笨脑,令人大失所望,甚至嗤之以鼻。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才能让创新逐渐显露其形状和特点。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更是创新能够战胜质疑、革新者能够力排众议的法宝。
三是其经典属性。创新必须能够随时间的流逝而最终被确立成为标准。多少所谓创新的东西,最终都在大浪淘沙中惨遭淘汰。而历尽劫波留下来的,凤毛麟角。不能被确立为标准的,一定不是创新。说难听点,不能成为标准的创新,不过是某一位或者某几位当权者一时心血来潮的胡闹罢了。大家姑且陪着玩一玩,人走了,茶也就凉了。
企业需要创新,但企业要慎谈创新。
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一日千里的价值和利润,甚至可以推动企业成为行业引领。
但更多的“创新”,成为企业的负担,成为员工思想自由的枷锁,成为羁绊真正创新的障碍与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