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同学聚会,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曾经学生时代就很优秀的A,毕业之后出国深造,然后组建团队,创业,如今小有成绩,是众人之中的焦点。
而以前性格内向,各方面能力一般的B,进入社会后并没翻身,聊天时多次抱怨,老板苛刻,公司待遇不好,但说起跳槽,又瞻前顾后。
如今,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觉得,马太效应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学校就像象牙塔,老师只会告诉你,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但实际上,失败的次数多了,只会增加心理压力,带来数次打击,成功,只能从上一次的成功中孕育。
这就是老师不曾告诉你的现实。
《圣经·新约》中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老子的理论与这个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补不足以奉有余。”
人之道所对应的,正是马太效应。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某人,拥有一项技能,那么他的这个特长必定会越来越好,你每次看到对方,他都有了新的进步。
我有一个写网络小说的朋友,他的第一本书,订阅数寥寥无几,后来持续写作几年,偶然一本作品大火,稿费水涨船高。
后来开始出实体书,卖影视版权,跨界当编剧,在业内声名鹊起。
几乎每次听说他的消息,都有了新动作。
2.
马太效应在经济学领域同样适用,一个拿一百万去投资的人,和拿一千万去投资的人,即使刚开始两人投资回报率相同,但长此以往,在资本的角逐中,必然是投资本钱多的人获益更多,他将逐渐占据市场主导,然后垄断利益链。
贫富差距,股市风云,甚至优差生之间,马太效应无处不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太效应积极的一面是优势的不断累积,从而厚积薄发,孕育下一次成功。
其实,任何个体或群体,在金钱、名誉、技能等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和进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这种优势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走向一次次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永远只会更优秀。
至于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坏的越坏,则是大多数人无法逃脱的规律。
一个不爱发言、对于在公共场合演讲充满恐惧的人,几乎不会变得大胆,侃侃而谈。以后遇到需要在人群面前展示自己的时候,他们也会从内心深处怀疑自己,然后面带不安的完成发言,进而再次加深“我胆子小,不适合这种场合”的念头。
这时,由于先前暴露于不可避免的痛苦刺激中所发生的情绪,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会泛化到很多层面。即使出现容易解决的问题,习惯养成者也会只做敷衍的尝试,在过程中不但暗示自己:你不会成功。
这种自虐式的无力感,会贯穿他们的一生。
3.
马太效应是一次次惯性的叠加,有良性循环,当然也会有恶性循环。
如何避免永远抛到硬币的另一端?
首先,学会找到临界点。在好与坏的两极化趋势中间,有一个临界点,把握好那个点,就会避免被卷入负面情绪中,数次否定自己,然后越来越差。
比如说,导师分配了任务给甲乙两个研究生,两人能力相当,但甲得到了导师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导师会把更重要的项目交给甲,甲从中得到锻炼,成长速度远超过乙。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而乙因为得不到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差。
这时,乙应该找到那个临界点,即在第一次任务做得极其糟糕时,在第二次任务中,就应该加倍努力,扭转局面。
马太效应的临界点,就是在天秤即将失衡的时候,迅速加入砝码,保持平衡。
其次,跨出关键性的一步,用蝴蝶的翅膀煽动飓风。
蝴蝶效应,即一只蝴蝶煽动翅膀,或许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找到成功的突破口,就是进入良性循环的开始。一次突破,会为你带来资源和心理上的复利,然后产生连锁反应。
积累成功,是极其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你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打破常规。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3.
其三,最重要的是,从内打破惯性。
第一步,从现在开始,确立目标行为做出一系列干预策略。去关注一个新的行为,而不是消除已经存在的行为。比如说,不要设立“不要内向”的目标,而是定义为“今天最少跟身边的5个人对话”。
从内打破惯性,可以避免自己陷入自责和消极的轨道。
第二步,设定一个可以表现你目标行为的情景,然后记录你对这些情景的惯性反应方式,接着记录更好的反应方式。
比如,上公共课时有不熟悉的同学坐在你旁边,你通常会保持沉默,那么更好的反应方式是,你与对方交流寒暄,评价课程内容或者对该老师的看法。
第三步,监控当前行为。通过记录与目标行为相关的活动日志,建立当前基础比率,然后衡量进步情况。同时,不断强化你的目标。
第四步,为自己提供正强化。每个打破惯性的积累,都可能是成功的基础。所以,强化要伴随着目标行为发生。比如,你的目标行为是,学习时间增多,那么达到目标时,就要给自己一个鼓励来强化。
我们无法打破马太效应,但是可以让自己进入良性循环,让一次成功,裂变为星火燎原,扩大优势,不断迎接更艰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