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高级5期线下课三日行

导语

一场酷暑中的奔赴,一次心灵深处的唤醒。本文记录了一位学员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线下培训的真实历程与蜕变体验。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最终的收获满满,从专家引领到同伴共学,三天的课程不仅传授了积极心理指导的实用方法,更带来了深刻的自我觉察与情感共鸣。

一、缘起:夏日的犹豫与抉择

在参加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高级5期线下课之前,我心中其实犹豫不决。酷热难耐的夏日里,我不禁思考:为期三天的培训,能带给我哪些实实在在的收获?家里还需要人照顾,我若离开,他们该怎么办?以往出差从不需为琐事烦恼,如今退休在家,连买票这样的事都令我感到无措。从前出门总有人相伴,这一次,却是我独自远行。后来我致电彭双老师(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培老师),她鼓励我尽量参加,并说线下课程非常精彩。经过再三考虑,我最终决定踏上这次三日学习之旅。

二、启程:一场走向自我的心灵疗愈

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对内心的深度触碰与唤醒。我无比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明智的决定。在幸福力导师王薇华博士的引领下,以“学习爱·成为爱·传递爱”为使命的课程,变得生动、温暖而充满力量。王博士的话语如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尤其是当她讲到“第三个桩点”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之前的纠结与担忧——我意识到,这正是我内心深处亟待化解的症结。王薇华老师示范如何将目标层层拆解、步步落地,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持续自省与成长的洗礼。

三、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天的课程内容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在王薇华博士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一米之内的亲密关系,学会将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成就自己的幸福,并温暖他人。王博士的“人生宝典”——幸福三宝、快乐三宝、健康三宝,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转换提供了宝贵的准则。

田宏杰教授对青少年情绪与家庭干预策略的深入剖析,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清晰的青少年心理地图,其洞察力精准,直指问题核心。

张海音副教授的团体辅导课程,通过现场引导和实际演练,展示了极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为我们提供了即学即用的辅导技巧。

贾新超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实践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变得具体易懂、便于操作,为我们自我心理建设和提升提供了实用工具。

陈虹博士所讲解的“语言的力量”,通过生动案例强调谨言慎行、与孩子沟通时的引导技巧,现场还原真实场景,做到不评判、不指责、不直接认同,就事论事。

四、特别时刻:重返青春的激情之夜

第二晚的联欢晚会不得不说精彩纷呈。同学们多才多艺,舞蹈、朗诵、瑜伽、歌唱……晚会刚开始就点燃了全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同行伙伴们的关系也更近一步,友谊愈发绵长。尤其当王薇华博士来到现场,热情再度高涨,一曲接一曲的大合唱,直至夜半,大家仍久久不愿离去。

五、感恩致谢:收获与成长的回响

此刻,我只想表达满满的感激。

首先,感谢自己做出了这个正确的选择。参与线下课程,让我收获宝贵经验与真正成长。

第二,深深感谢同伴们。三天之中,他们阳光般的微笑和对知识的热爱,让整个活动充满生机。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贡献着自己:有的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见解深刻;有的默默投入活动策划,细心周到。共进午餐时欢声笑语,如春风拂面,吹散疲惫,深化友谊。这一切,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美好与温暖。

第三,衷心感谢王薇华老师。她的“幸福三宝”“快乐三宝”“健康三宝”,以及经营好“一米距离”的理念,令我如醍醐灌顶,深受启发。

第四,感谢田宏杰教授、张海音副教授、贾新超博士、陈虹博士的无私奉献与悉心指导。

最后,感恩人社部能建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与服务,为我们营造了如此舒适的学习环境。

作者介绍:

霍XX: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初级45期、中级15期、高级5期的学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