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丁丁(化名)是一个月以前的事,只记得当时是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说是想来机构辅导作业,由于那个点正忙,只是互留了电话,娘俩就匆匆离开了,我也并没有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过了几日我打了一通电话,想询问一下孩子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处,电话无人接听,我想孩子肯定是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机构,也没多想。
过了些日子,孩子姥姥又带着孩子来了,恰逢有时间,我跟孩子单独聊了聊,想具体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聊天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有些偏小。我陷入了沉思,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知识上的欠缺还好,都可以慢慢补回来。但孩子心灵上的缺失又如何来补呢?
老人家跟我和等孩子的家长们讲述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孩子从小是被打大的,到现在头上还留着被打过的疤痕,奶奶嫌弃孩子,饿着孩子不给奶粉,爸爸动不动就一顿暴揍,摔凳子、砸桌子、甚至把电视都砸掉,老人家说孩子是被吓着了,丁丁说的最多的就是“打”和“我怕黑”。在丁丁的记忆力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生理营养都没得到满足,更别说诸如安全感等等心理营养了。每每想起这个孩子我的内心就非常的沉重,这个孩子到底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中成长???暴力、争吵、冷漠……,以至于丁丁现在满嘴都是打和怕黑。
每次见到我丁丁都甜甜地叫我一声老师,说喜欢我,出于母亲的本能,我也都会跟他互动一下,教他自我介绍,跟他一起背唐诗、每次来了就不想走,每次走的时候阿姨总会说让我帮她找老师,而我每次也会发自内心的告诉阿姨当务之急是让丁丁开心,学习不着急,每次我也都会告诉丁丁随时都可以来这里玩,我随时都欢迎他。
我理解阿姨内心的焦虑,作为家长,多多少少我们都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个个活蹦乱跳,学习还不错,心理多少会有些落差。昨天我又见到他了,丁丁来时正好赶上下班,虽然着急回家我还是陪他玩了一会,跟他一起背了静夜思和春晓,我表扬他的声音很清脆、背得也很熟练。一边陪孩子玩,一遍劝阿姨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太担心,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他的内心压抑了太多东西,学习上可以慢慢来,我知道在阿姨的内心我的语言一定是苍白无力的。每个孩子都向往一个和平幸福的家庭,丁丁也不例外。
临走我给了他一根香蕉,孩子还很礼貌的拒绝,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想来,随时可以来,老师随时都欢迎你,每每见到这个孩子,总想为他做些什么,如果家庭不改变,如果父母不改变,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原生家庭对人的伤害最可怕的一点是,时光已逝,没有机会治愈。还好丁丁还小,一切都还来的及。如果说纸鹤可以代表愿望,我愿折千万只纸鹤带去我对丁丁的千万种祝福,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每一天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仅此而已。